月是故乡明

  翻开时间的相册,调动记忆的伏线。我回到了那个满是金黄的九月;那些忙碌且充实的日子;那个有欢声笑语的季节。

  走在金黄的稻田,微风拂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乡亲们把收割的稻谷放在粮仓里,等待商贩给出的高价。一麻袋累着一麻袋堆起来的稻谷是一年耕种的收获也是孩子求学的希望。

  花白头发的老人挥舞着镰刀割着秸秆,割秸秆的速度和那边的叔叔阿姨不相上下。白头发老爷爷没有停歇一分,生怕被落下。调皮的娃娃们坐在地里玩弄着苞米(玉米)棒子,嘴里嚷嚷着又饿又渴。带着头巾手套上沾满泥土的婶婶摘下一只手套,从口袋里拿出了水果味的软糖哄着说“扒玩这一趟我们就回去了”。娃娃从婶婶手里拿了糖,跑去旁边的苞米堆玩了起来,玩累了便靠在苞米堆睡着了。太阳下山,就是收工的信号,老爷爷抱起了娃娃,叔叔阿姨把苞米装上了四轮车,伴着夕阳回了家。这一车满满当当的苞米是秋收的欢喜也是一家人齐心协力的收获。

  从北国边境的冰城到巴蜀之地的蓉城,我也成为了那个求学在外的游子。这里四季常青、美食遍地,但却没有我喜欢的稻田和儿时的那片苞米地。

  已进入十月,我想故乡现在应该是一片金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前天中秋,想家的心情达到了顶峰。有那么一瞬间我想即刻飞回到母亲的身旁。想认真的看看家乡的秋天。想去一趟秋天的中央大街。想和母亲一起包饺子。

  在家时我喜欢瞭望星空静看月亮,因为会有无限的遐想。但离家求学之后,我在抬起头来眺望星空观看月亮,我好像看到了妈妈在叫我回家吃饭、爸爸在给我修自行车、不知不觉间眼睛花了,月亮在我的视线里越来越模糊直到看不清月亮的形状。

  (作者:冻梨)

上一篇: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