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阶段

名称解释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它的英文名称是:“物联网(IoT)”。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事物相互连接的互联网。这有两层含义:一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的延伸和扩展;其次,它的用户端延伸和扩展至任何物品,以承载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即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物联网通过智能传感、识别技术、普适计算等通信传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因此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扩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而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则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比尔盖茨1995年的著作《未来之路》中。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就已经提到了物联网的概念,但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和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

四大类

事实上,物联网的概念来源于互联网的类比。根据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分类,不同的专家学者给出了自己对物联网的定义,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物联网是一个传感器网络,不与互联网相连。

有专家认为,物联网是一种传感器网络,只在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物体上安装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环境。这个传感器网络没有连接到互联网,比如上海浦东机场的传感器网络。它没有连接到互联网,但它声称是中国第一个物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网络。

2.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物联网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网络。事实上,它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它是互联网发展的自然延伸和扩展,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互联网是一个可以容纳一切的网络,并且更多的物品将会被添加到这个网络中。换句话说,物联网包含在互联网中。

3、物联网是互联网的补充网络

我们通常所说的互联网,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计算机形成的全球网络,服务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物联网的主体是各种物品,物品之间传递信息,以达到为人们服务的最终目的。两个网络的主体不同。因此,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和补充。物联网和互联网是两个相对平等的网络。如果把互联网比作人类信息交换的动脉,那么物联网就是毛细血管。两者相互联系,是互联网的有益补充。

4.物联网是未来的互联网

从宏观概念来看,未来的物联网将把人们置于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中。不知不觉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周围的人或事物交换信息。这时的物联网也相当于无处不在的网络,或者说未来的互联网。物联网、泛在网络、未来互联网,虽然名称不同,但都表达了同一个愿景,那就是人类可以利用任何网络,随时随地联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以便实现信息交流的自由。 。

这四个概念的定义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只要是物体之间通过传感器网络连接起来的网络,无论是否连接到互联网,都应该被认为是物联网的范畴。从广义上看,物联网不仅仅局限于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输,还将实现与现有电信网络的无缝融合,最终形成人与物之间无所不在的信息交换,形成无所不在的网络。

事实上,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网络,但它们在数据传输技术上有一定的共性。在电话网络和互联网应用中,我们希望所有的人、计算机等都是互联的。然而,物联网则不同。太湖水质监测系统与中石油的物流系统无关。这也是IBM在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时强调其垂直行业应用的原因。因此,物联网是基于可控、可管理技术的、互不相连的专用网络的统称。目前国际上习惯称其为“泛在网络”,实际上是为了与互联网相区别。

中国物联网发展

中国物联网的快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

首先,我国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物联网核心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第二,在世界传感器网络领域,我国是标准领先国家之一,拥有较高的专利数量;

第三,我国是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

四是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

第五,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物联网发展。

使用范围

物联网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控、环境监测、路灯控制、景观照明控制、楼宇照明控制、广场照明控制、老年护理、个人健康、花卉种植、水系统监测、食品溯源、敌情调查和情报收集等领域。

上一篇: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医疗领域的应用:RFID技术如何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 下一篇:物联网发展历程:从RFID技术到全球智能化管理的演变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