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想刷手机?来必胜公考刷题吧!精选5道真题等你挑战

忍不住想刷手机

那就来必胜公考温习真题吧。

今天毕升君精选了5道真题

看看你能不能做对~

ps:点击问题下方空白处即可查看答案

01

1.(单选题)关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时行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

B、《千金方》是我国最早介绍药材的专着

C.《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D、《周笔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着

点击下方空白处即可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就是检验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选择错误的选项。

第二步是《千金方》30卷,唐代孙思邈所著。它是一部综合性的临床著作,而不是介绍药材的专着。 《神农本草》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本草专着。

因此,选择B选项。

扩张

项目A:《甘石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 《甘经》、《诗经》各八卷,共十六卷。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是当时齐国的甘德和魏国的石申。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比公元前二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编制的第一张欧洲星表早约200年。

C项:《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作品。它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有人称之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之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D项:《周笔算经》,原名《周笔算经》,算经十书之一。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着。它写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唐初被指定为明代国子监数学科学教材之一,故更名为《周笔算经》。 《周笔算经》的主要数学成就是引入毕达哥拉斯定理。

02

2、(单选题)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70周年。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

B、抗美援朝战争历时三年零九个月

C、上甘岭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D.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叶剑英

点击下方空白处即可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是考察中国历史。

科技成就古代发展中国的原因_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成就简表_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成就

第二步,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对朝鲜秋季反攻的重大胜利。为了扭转被动局面,谋求谈判有利地位,敌人发动了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华攻势”,企图改善金华地区的防御形势。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相持后期的一场重大战役。此次战役是美军第9集团军为争夺朝鲜中部金华郡武胜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周边地区的控制权而发起的。这场战斗持续了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双方伤亡约3万人。这场战争对中国和美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述 C 是正确的。

因此,选择C选项。

扩张

A项: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密苏里号航空母舰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台朝鲜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开始。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拉开了帷幕。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 项是错误的。

B: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开始。 1953年7月,双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抗美援朝战争历时2年零9个月。 B项是错误的。

D项: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的率领下,渡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总指挥是彭德怀等人。叶剑英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D项是错误的。

03

3.(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汴梁:

A.有来自波斯的商人做生意

B、人们在丝缎店购买色彩缤纷的丝绸和锦缎

C、蹴鞠运动深受群众喜爱

D.花生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点击下方空白处即可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这道题测试你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并选择错误的选项。

第二步,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大约在公元15世纪末或16世纪初,花生从南洋群岛传入我国,最初只在沿海省份种植。明孝宗十五年(1502年)所著的《常熟县志》中有“三月所植的藤蔓不能生长,俗话说:花落地里,生长在土壤中,故名。”这是关于花生的。中国史料中最早的种植记载。因此,花生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明代。北宋时期,花生还不能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选项D被选中。

因此,选择D选项。

扩张

项目一: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从首都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连接各国的陆路通道在地中海。唐朝武则天时期,大批波斯移民来到中国长期居住。宋朝比唐朝更加开放,宋朝的商业活动和商业氛围空前繁荣。造船业开始发展,指南针也相继使用。许多波斯人经海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扬州、泉州等地经商甚至定居。因此,北宋时期就有波斯商人经商。未选择项目 A。

B:大约五千年前的史前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丝绸的曙光。相传,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丝技术,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发展。到了商周时期,丝绸业已经比较发达。战国、秦汉时期,随着经济的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顶峰。中国罗布产量在宋代达到历史顶峰。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南方,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档丝绸面料。因此,在北宋时期,人们可以在丝缎店购买到色彩缤纷的丝绸、锦缎。未选择选项B。

C项:蹴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有一种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蹴鞠盛行于唐代。唐朝时期,蹴鞠是宫廷中一项高雅的活动,也流行于民间。因此,蹴鞠运动很可能在北宋时期就在民间非常盛行。未选择项目 C。

04

4.(单选题)下列历史人物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嵇康——王勃——杜牧

B.杜牧——王勃——嵇康

C.王勃——嵇康——杜牧

D.杜牧——嵇康——王勃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成就简表_科技成就古代发展中国的原因_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成就

点击下方空白处即可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是考察中国古代历史。

第二步,季康生于约224年至263年(有人说约223年至262年),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王勃约公元650年至676年,唐初诗人。杜牧大约生活在803年至852年,是晚唐诗人。所以按时间顺序他们是嵇康、王勃、杜牧。

因此,选择A选项。

扩张

①嵇康,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文学家。与阮籍、单涛、向秀、刘陵、王融、阮咸并称“竹林七贤”。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诗歌和散文,代表作有《养生论》、《济康集》。

②王勃,唐初诗人。与杨炯、卢兆麟、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代表作有《送杜少甫入蜀》、《滕王阁序》等。

③杜牧,晚唐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七言绝句。代表作有《阿房宫赋》、《范传文集》。

05

5.(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一组与中国古代科举有关的词语是:

A.蛤蟆宫荣获桂冠,桂冠,连夺三元

B、立志征伐中原,一马当先,夺得蛤蟆宫称号

C、三连胜,五子考中,名誉尽失。

D.金榜题名,桂冠,位居榜首

点击下方空白处即可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C

解析

本题第一步考察的是科举制度。

第二步,连胜三元,来自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指科举中乡试、乡试、殿试中获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及状元。 “五子考中”是中国民间谚语。它最初源自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五朝及后周时期燕山郡一个名叫窦禹钧的人的故事。他的五个儿子品学兼优。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并考取了科举。故称“五子入国子监”。孙山的名字失传是因为古代有一个叫孙山的人和他同乡的儿子参加科举考试。孙山名列最后,同村的儿子排在孙山后面,没有考上。

因此,选择C选项。

扩张

A、D项:最初,人们把月桂树的树枝做成花环的形状,或者把花环戴在头上,作为胜利或卓越的象征。后来,桂冠常用作光荣的称号,也比喻冠军或杰出人物。得桂冠意味着光荣地获得最高荣誉,与科举无关。

B条:志在中原出自《左传》。讲述了春秋时期楚庄王北伐的故事。他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很有征服周朝的潜力,与科举无关。

上一篇: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题目大全:30个话题解析与备考技巧 下一篇:ChatGPT热潮背后的AI大模型:中国发展现状、未来机遇与挑战解析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