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股引爆A股:市场反应、行业判断与未来展望
一个月前,“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股问世,一度引爆A股,数十只个股触及涨停。它是一个投机概念还是一个价值驱动的概念?近一个月来,市场对“泛在电力物联网”有何反应?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将做出怎样的行业判断和研发调整?证券市场会继续看好“泛在电力物联网”吗?
近日,小e采访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以及财通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龚思文。研究院电气设备行业首席分析师郑丹丹。听听市场人士的解读。
01
Q1:您如何看待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南存辉: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恰逢其时。它具有战略思维,体现全球视野,为我国国家能源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部署。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规划、架构、实施路径、标准制定、平台建设、创新成果和应用必将对电网建设和电力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给电力行业带来新的变化。
对于电网企业、电网设备制造企业乃至能源消费者来说,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都蕴藏着潜在机遇。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企业降本增效、智慧城市建设释放出积极效应。信号。
作为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我们将更多地思考如何嫁接新型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新一轮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装备技术的融合,让企业在新技术时代获得新赋能。变化。 ,获得进步新动力,参与和推动整个能源和消费革命。
Q2: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给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乃至行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南存辉:目前,很多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都觉得物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要积极参与能源物联网建设,特别是电力能源物联网建设,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参与。在这样一个新技术变革跨界融合的时代,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如果有完整的思路、规划、系统的发展战略,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就能接收到重要信息,找到机遇。我们非常愿意积极融入新业态发展,适应电力技术、材料、装备发展变化的需求。
事实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电力能源物联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应该做什么规划、打造什么产品、开发什么类型的技术、实施什么解决方案,这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战略规划中已经明确包括对标准、协议、协议、应用场景进行清晰的解释,并绘制蓝图。这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指明了方向,大有裨益。据说价值非常大。国家电网公司可以有效整合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形成统一行动,避免大量资源浪费。
国家电网公司利用广大客户群的需求,引导和支持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发展,引领行业共享高标准要求下电力能源物联网发展红利。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Q3: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南存辉: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规划了未来的应用场景,引导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加大这方面的研发力度。像正泰这样的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的活跃力量,可以充分发挥灵活性和机动性,深度参与物联网建设,与国家电网公司优势互补。
新能源驱动新技术,新技术驱动新能源消费革命。未来能源革命的趋势一定是优化格局,让能源生产和消费更安全、更环保、更便宜、更便捷。要做好这“四个更新”,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有太多的工作、太多可以创新的模式。
目前,正泰还在布局和生产智能电气、储能设备、移动传感器,并研究和探索直流技术和环保设备。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可以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为各行各业提供能源解决方案,建立能源供应快速响应,为客户提供附加值。通过与国家电网公司合作,参与互联网建设和产品创新,推动泛在物联网建设。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不仅为能源装备制造业规划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推动中国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与时俱进、与全球同行论剑提供了实践平台,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将泛在电力物联网理念延伸至“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及全球。
Q4:正泰是否已开展相关对接?
南存辉:民营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正泰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和推动技术跨界融合,充分利用自身的移动性和灵活性,积极实践新型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我们非常认同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理念。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认可,双方能够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当然,我们也希望国内外众多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中。
02
与南存辉的交谈让小e感受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理念的认可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那么证券界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判断是怎样的呢?
小e采访了浙江两家券商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行业的首席分析师,听听他们的判断。
Q1:您认为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如何?
宫斯文:我认为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两网”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战略内涵,进一步明确了能源互联网为“坚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其中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核心。此前,国家电网公司在坚强智能电网投资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可以预见,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也将硕果累累。
郑丹丹:“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三型两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传统电力系统各环节,通过“大云、动智链”、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坚强智能电网共同构建能源互联网,推动电力行业深刻变革。形成电网,最终构建综合能源生态系统。系统。
我认为,“三型”关系到国家电网对未来发展的定位,是“泛在电力物联网”依托的重要基础。 “枢纽型”是国家电网公司原有的属性,但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推进,内涵将更加丰富; “平台型”是基于其传统主营业务和多年来积累的经验。适当推广技术和项目经验,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 “共享”将使电网企业更加开放。未来,电网企业的数据、研发成果、项目经验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渠道与社会各界共享。共享也将在国计民生各领域发挥更大影响。
因此,我认为,了解了“三种”,就能对“泛在电力物联网”有更深入的了解。
Q2:您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将使哪些行业受益?
郑丹丹:首先,“泛在电力物联网”有利于强化电网企业“枢纽”功能,促进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健康发展。
与上个世纪相比,今天连接到电网的能源类型要多得多。光伏、风电等间歇性清洁能源占比也在逐年增加。此外,增量配网、售电改革等方面的推进也影响了电网的调度和用电水平。继续挑战。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电网将变得更加强大和灵活,有助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枢纽”作用。我们预计,截至2019年3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300万辆。每辆车的电量不同,但平均值超过40千瓦时。未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增长,充电过程必然加剧对当地电网的负荷冲击。从这个角度来看,足够强大、足够灵活的电网将成为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后盾。报废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如何处置也将成为难题。国家电网还积极探索电池退役后储能梯级利用问题,开展“多站合一”建设示范,实现能源与数据的融合共享。 ,这也符合“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设计理念。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动力电池制造商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这方面,使整个过程更加可靠、高效、环保。
此外,国家电网公司可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更好打造“平台”、“共享”企业,更好服务多行业。例如,对各类接入的电源和负载进行专业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光伏电站、风电场、电表、新能源汽车等,以及设计和开发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各种产品。还可以开发出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
巩斯文:泛在电力物联网将连接发电、输电、变电、用电等各个环节的所有参与者。发电设备、电网设备、用户设备、供应商设备将形成一个大网络,产生共享数据,并以电网为枢纽,发挥平台和共享作用。同时为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经营管理、综合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供充足有效的信息数据支撑,创造更大发展机遇整个行业和更多的市场主体。提供价值服务的机会。
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国家电网投资将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但未来投资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电网智能信息化投资比重将快速上升。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成为电网投资的新引擎。您可以关注相关平台、终端采集接入设备及软件个股。
Q3:浙江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有哪些优势?
巩斯文:浙江经济发达,理念领先。尤其是互联网生态系统发达,发展“泛在电力物联网”优势明显。浙江电力需求强劲且灵活。分布式光伏的早期发展就是一个例子。可以说,泛在电力物联网在浙江有着天然的需求。同时,浙江还聚集了互联网生态的人、财、物,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里巴巴作为标杆企业,近年来在阿里云上发展迅速。拥有开放便捷的物联网连接平台以及强大的AI能力和协同计算能力。可为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国网浙江电力引进了先进理念和设备,在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说走在全国前列。相关电网智能软硬件产业链也相对成熟,国内有一大批优势企业从事相关业务。
Q4:您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成后,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郑丹丹:国家电网公司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有比较明确的建设目标。对内实现全业务在线协同、全流程融合,对外构建共建、共治、共赢的能源互联网生态系统,通过数据中心站等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电网业务和新兴企业。
如果建设顺利的话,相信届时,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合一”的能源互联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国家电网“枢纽”、“平台”、“共享者”的形象也将更加完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更大作用。
巩斯文:泛在电力物联网更多的是一个to B的业务,应用于工业领域。对于个人来说,实现的智能抄表、分布式光伏智能接入家中手机监控等实际上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应用。简而言之,你用的是电,但是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包括智能家居等,有一个看不见的网络帮你解决一切。
小e用一句话概括:“泛在电力物联网”不是一个概念,你可以拭目以待。
供稿:综合服务中心(张正华、徐俊豪)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