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推出真金白银政策,全力争抢青年科技人才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高等学校是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聚集点。他们也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的源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苏州高校连日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出“一揽子”政策,并组团以诚意“争”年轻人科技人才。

满怀诚意、真金白银吸引人才

“人才工作是我们的‘一号工程’,是重中之重。”去年12月25日,在东南大学第七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汝祥现场发言并在线上与参会的海内外青年学者交流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你们在东大实现梦想、实现抱负,与东大共同成长、追求卓越、共创未来,为把我国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教育事业而奋斗”。科学技术独立。”学校将为自我提升、展示才华提供一流的平台。完善全周期服务,提供优厚的资源环境,为青年人才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人才敢做事、能做事、必须做事。”随后几天,参加论坛的人士表示青年学者们参观了南京江北新区、高校人才公寓、东南大学校园等地,感受这座创新之城的氛围和节奏。

在南京邮电大学第七届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上,叶美兰校长详细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的历史沿革和优势学科,并为与会人员“画龙点睛”。 “我们将竭诚为大家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大家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让你们和学校实现相互赋能、共同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做出贡献。我们的高科技——高级人才待遇8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科研启动费70万元至400万元,特殊情况可酌情协商。杰出人才。”

“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学校拥有8个国家级、50多个省部级平台组成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元旦假期第一天,在江苏膜科学技术研究院举办的第八届“探索·智能”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上,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姜俊成教授向34名青年学者介绍前来参加论坛的学者。这场“小而精”的论坛营造了一种“围火煮茶”的氛围,学校各院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青年学者面对面交流,一对一答疑解惑。 “校长离我们很近,这样的交流让人感觉很亲切。”参加研讨会的青年学者狄安又也说。

在扬州大学举办的第十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上,学校党委书记焦新安也表示,学校用真金白银招贤纳士,千方百计育才,不拘一格用人。真诚欢迎青年才俊选择扬州大学。 。

以实际行动吸引人才留下来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_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_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官网

“如何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在回答青年学者提问时,西工大副校长凌翔表示,学校早在1993年就在职称评审中率先设立了“绿色通道”,允许30岁出头的4名优秀青年教师以破格的方式晋升为教授。 “这四位年轻教师中有两位后来成长为院士,徐南平院士就是其中之一。”徐南平院士是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地江苏省膜科学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他带领团队在这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无机膜工业产品生产基地,并获得了无机膜领域的第一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项。

“我们职称评审的细则是什么?家庭工作、孩子上学问题如何解决?”面对提问,刚入职几年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青年教师刘媛当场回答:“学校在研究生招生、职称晋升等方面都在积极开展工作。在这个环节,青年教师会得到很多支持,比如除了正常申请博士生导师资格外,还有例外申请、直接提交、直接认可等方式,同时适当优惠。在研究生招生方面。职称评定,学校为通过人才引进的教师设立了专门的绿色通道,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职称。在服务保障方面,学校和学院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包括。发放科研启动资金、安置补助、住房补贴、租房补贴,优先保障配偶就业和子女就学。”

采访中发现,青年学者对江苏的发展持乐观态度,更关心科研平台的搭建以及加入专业后自身的发展前景,希望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更多成就。各高校也在采取实际行动,吸引更多年轻科技人才留下来。

“我工作的地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江苏科教资源丰富,长三角也是我国最具创新力的地区之一。”在新加坡工作的张晓东告诉记者,他和女友曾经在南京工作。大学期间,最近参加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东南大学的两场青年论坛,收获颇丰。 “我们从事生物医药相关研究,这里有完整的产业链,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机会。”

卢嘉伟是1990年代出生的东南大学校友,2022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前往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在他非常渴望回国发展,期待加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这些年出国留学,我感受到祖国正在飞速发展,我希望助力建设‘交通强国’。江苏省和母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我很感动住房和子女教育方面的政策优惠,我也希望以更好的表现回报母校。”

“我们团队之前和南邮大学有过一些项目的合作,这个地方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参加南京邮电大学青年学者论坛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生常毅告诉记者,如果他能来南京邮电大学工作,他就能快速融入、顺利起步无需从头开始。

深耕创新土壤,助力人才施展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_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官网_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高校组团“抢”人才,是我省人才引进工作的缩影。近年来,我省加快吸引全球人才步伐,深耕创新土壤,推动青年人才与地方发展双向对接。

引进年轻科技人才后,如何才能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同时也能成为别人更好的榜样,获得更好的成长?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科协等部门共同发力“搭建桥梁”为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才华铺路”。

2023年,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的意见》,解决影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痛点难点。人才成长,实施一系列人才用人政策,坚持系统思维,同时实施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组合”评价,推动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业,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2017年以来,省科协组织开展了七轮青年科技人才提升工程相关选拔,资助了1000多名35岁以下的科研苗木,为他们提供了“ “第一桶金”为他们的科研起步。省市两级青年科协协作,定期开展青年才艺沙龙等交流活动100余场,通过行业、话题、跨界等方式开展深入交流和平等对话。加强青年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

与此同时,江苏高校也积极“打破五原则”、“树立新标准”,帮助青年学者不仅做好科研,还提升教学能力。 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在全国率先启动职称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分类评价、分类发展,消除“五唯”,确立质量和贡献导向,建设师资队伍。 “四类七类”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扬州大学积极实施“教教培训”项目,提供一对一教学导师、科研导师和职业发展导师,帮助青年教师规划职业生涯,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快速成长。

为了让新教师更好地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加贴近行业,不少高校鼓励年轻教师加入企业。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青年教师毕凯涛入职后进入无锡新能源企业上能电气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校给了我们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我的科研方向紧跟行业发展,科研成果更容易落地和转化。另一方面,我介绍了切——将行业前沿技术和需求融入教学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毕凯涛说。

上一篇: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开展抉择与信仰团课,引领青年学子深入理解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下一篇:大学生创新技术助力无锡河湖清澈,新吴区前进河水质显著改善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