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青年技能人才竞技舞台,聚焦新兴与传统行业

对标新技术、新产业“振兴杯”推陈出新(字幕)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杜忆梦 金灼

这是一场兼顾传统行业和新兴领域的职业技能大赛。这也是一场聚焦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竞赛。这也是专门为青年职业技能人才打造的竞技舞台。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少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全国总决赛(以下简称“振兴杯”)在重庆、辽宁沉阳。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系统行业的1000余名青年员工,以“奋力开启新征程,坚持再夺新成绩”为主题,以及央企参与。

在这场全国一流比赛的赛场上,年轻的技术人才大显身手。

11月15日,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少年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式在中国工业博物馆举行。辽宁省沉阳市。图为闭幕式现场。照片由组委会提供

首届5G及物联网安装调试竞赛

“脚踏实地,保持冷静”,这是来自西藏拉萨的根地卓玛对自己首届“振兴杯”的评价。

此前,她没有参加过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经验。赛后她了解到,今年“振兴杯”首次设立信息通信网络线路操作员(5G网络建设方向)岗位类别。她有些惊讶:“那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

来之前,根地卓玛被告知比赛非常困难,但她并不害怕,想要挑战自己。 “有了这次经历,我以后就知道大概的流程了,以后再想学的话,就会很顺利,也更知道如何学习。”

备战期间,根地卓玛挤出工作之余的时间,稳步练习。在比赛场上,由于不熟悉考试制度,她遇到了一些挑战。在成绩出来之前,她觉得自己可能无法实现最初获奖的小目标,但她仍然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经历。

今年“振兴杯”还首次引入了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竞赛,也是该项目首次进入国家一级竞赛。值得注意的是,已有140余人进入全国赛决赛。

新设置的竞赛项目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向参赛选手展现了最大的诚意,注重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作为员工团体赛,对选手的考核更注重职场中常用的技能,包括前端设计、现场施工能力、后端维护能力等。”物联网安装调试总裁判严虎民表示,本次活动涉及工业物联网系统编程调试、安装部署、检测维护三个模块。根据新的职业标准和新的质量生产力发展要求,并考虑到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差异,为参赛者需要掌握的技能标准寻找最大公约数,以鼓励更多参赛者参与。

他在现场观察到,队员们在不同领域都有所擅长。 “这也体现了年轻人在各自位置上的实力,长期使用的技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每个模块都有非常优秀的球员。”

严虎民告诉中青报·中青报记者,赛前发布了题库供选手自行练习。比赛过程中,模块1比样题简单,更多的是对选手日常学习和练习的考验。模块2的样题与考试题相同,主要是为了减少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客观差异。对于模块三,比赛中使用的设备会提前公布,比赛中设置的相关问题也是选手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断线、信号线断线、电源、网络等。电缆故障等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基本技能,而不是特定岗位、特定行业才会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带动更多年轻人了解岗位基本技能,打好基础。”严虎民说道。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创新创造成果

物联网安装调试员_物联网安装调试员职业技能标准_物联网安装调试人员

在本次“振兴杯”竞赛中,中海油研究院有限公司年轻的研发设计团队带来了“海吉一号”超深水导管架的关键技术创新和重大突破项目,并荣获专项竞赛(创新与创新)。 (效能竞赛)研发创新方向银奖。

项目组组长卢正光表示,2019年以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的高警戒线。海上油气正逐渐成为我国原油储量和产量增加的主力军,深水未开发油气资源尤为重要。

然而,对于水深200米至400米范围内的油气田开发,我们面临着湿法开发不经济高效、干法开发核心装备缺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陆正光和同事组建了一支青年研发设计团队。他们创新研发了300米水深干井口油气开发核心装备,应用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

导管架下部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面临世界级巨型海底沙脊的搬运和就位难题。同时,需要研究应用高档结构材料等组合技术减轻重量,以满足该海域下水驳船的安装要求。

面对外界的阻碍和质疑,团队迎难而上。经过15轮总体方案优化以及与国内外优秀专家100多次技术研讨,最终一一解决了每个问题。

首先,随着导管架所处水深的增加,如果继续简单地沿用同样的模式,其所承受的环境负荷将迅速增加,导管架的重量将显着增加,设计和难度也会增加。建设也将增加。同时,由于国内建设资源和经济成本的限制,导管架的重量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了关键。

团队为“海基一号”定制了“瘦身”方案,优化结构,精简导管架水平层数,最大限度发挥钢材性能,并将平台重量优化至3万吨,节省整个项目至少用钢3000吨。使用,有效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同时,团队还创新性地采用精细化抗疲劳设计,保证夹克的结构安全。

为了高效、经济地解决世界级海底巨型沙脊的加工定位问题,设计团队专门为“海吉一号”研发了底挂倾斜防沉板,以适应海底4m高差。场地的最大地形。这一创新节省了大量海上施工加工的投资成本。

自投入运营以来,“海吉一号”已经历了五次台风。平台各项技术条件良好,经受住了重大考验。

发展新生产力,创新和效率缺一不可。

“海吉一号”成功应用后,可大幅降低适用水深范围内油气田开发投资,推动我国经济高效开发前沿由200米提升至300米,整体技术超深水导管架产量将跃居世界第一。营。

卢正光介绍,两个项目的推广应用,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了关键设备国产化的突破。通过带动国内海洋油气开发重大装备制造行业钢铁材料研发、建筑及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的发展,为我国迈向海洋强国带来了显着的社会效益。

《复杂海域大型互联枢纽桥梁链接系统研究与应用》《简易除冰线电动除冰机器人》《基于矿化沉积技术的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研究》...在此“振兴杯”竞赛在互联网上,从研发、技术、管理等不同方向涌现出许多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创新创效项目。

丰富活动内容,传承工匠精神

为丰富活动内容,为更多青年职业技能人才搭建交流平台,重庆巨蛋举办“智青年创未来”青年创业先锋分享会。

在这场青年技能人才齐聚的精神盛宴上,蓝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智能驾驶工程师余龙讲述了他和团队的奋斗故事。

物联网安装调试人员_物联网安装调试员_物联网安装调试员职业技能标准

于龙和他的伙伴们是智能科技无人区的开拓者。

四年前,智能驾驶量产核心技术仍被外资垄断。该团队迎难而上,着手攻克跨场景全栈自动驾驶关键技术。

“我们开玩笑地称自己为‘孤独的战士’。”于龙说,该队成立了一支由236人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大家白天测试,晚上修改软件。他们连续奋战118天,组织日结会104次,发布软件版本101个,解决难点、堵点2376个……

为了将知识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还打造了蓝天发动机、蓝风平台和蓝光数据平台,建立了完整的智能驾驶开发工具链。

几年来,团队依托自主研发的开发平台,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400余项,完成多项国家级项目,培养了一支近千人的自主研发年轻科研团队。推动“产、学、研、用”。

智能驾驶最关键、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在卫星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精准定位。这是世界范围内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

于龙和他的团队勇敢地涉足研发深水区,敢于破解科技难题。 4年来,我们不断攻克四大关键技术难题,研发出感知融合定位技术,让车辆在隧道、地下停车场等极端情况下实现精准定位。误差仅为9cm。精度比传统技术提高5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如今,该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0项,软件著作权35项,编制国家、行业、企业标准29项。

“我们不断在开发理念、建设技术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为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贡献‘山东经验’。”山东省渔业开发和资源保护站工程师赵振英的这份信心,来自于无数次的调查和探索。

2015年,山东启动海洋牧场观测网建设。该组走访调研了20余家牧场,检查了3000余个养殖网箱,对目标海域的生态环境指标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科学指导生产的同时,他们还形成了基于海洋观测和物联网技术的体系。观测网络架构。

为确保观测网施工顺利,赵振英带领团队主动要求应跟随施工方指导安装。

目前,团队通过观测网络打造的“透明海洋牧场”,解决了海洋生物看不见、不可预测、预警难的问题,可以对海洋生物的生产、管理、生态环境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海洋牧场,实现“看得见、可测、预警”。

他们还创新打造了国内首个省级现代海洋牧场综合管理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有效减少潜在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在沉阳,“振兴杯”闭幕式上,主办方邀请了国家“人民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固体机械工程部高级经理徐振超,在山东港口有限公司工作的他,谈了他50多年的经历。工匠之路走过。

“青岛港是涉外口岸,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直接体现国家形象,只有创新工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才能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徐振超觉得,有了世界一流的终端、一流的设备,就一定能取得一流的成绩。你要有敢想、敢说、敢做的信心和勇气,要有自己的技术王牌。

在这种信念的感召下,徐振超和他的团队成员用自己的绝活技能多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为中国码头和码头工人增光添彩。

“徐老师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徐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路面机械分公司装配钳工石正宇获得本次比赛钳工金牌。我在闭幕式上听了徐振超的分享。他表示,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将扎实掌握装配钳工和高精度装配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和专业能力,立志成为一名复合工匠。精益求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锻造民族品牌工程机械产品品质,为推动行业进步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如何提升写作能力:从小培养文笔,掌握物联网新技术的论文写作技巧 下一篇:智能电网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