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人物揭晓:李振声荣获共和国勋章,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1月7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正式发布2024年“十大科技新闻事件”“十大科技新闻人物”“十大科技热词”。本次评选活动是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通过大数据筛选和广泛收集相结合,形成候选名单。最终名单由院士、科技专家、媒体领袖、科普专家共同评选。
让我们用一组海报来盘点2024年“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生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在祖国西北工作了31年,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组织实施了多项农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助力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在7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生始终把“报效国家”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为“让中国人民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奠基人、农业发展战略专家,李振生院士毕生致力于研究,不断履行科技责任,让中国人民保住饭碗。
中国航空领域杰出飞机设计师——吴光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C919大型客机系列总设计师。他是中国航空领域杰出的飞机设计师。曾担任4款军用和民用飞机的总设计师,成为国内第一人。从自主研发预警机空警2000,到首架支线喷气客机ARJ21和大型客机C919,从事飞机设计研发40余年,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2024年,吴光辉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功勋奖;同年12月,C919载客量突破100万人次。
“人民医务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卢胜梅(女)用半个世纪的坚守展现了医者仁心
2024年,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亲切勉励他们,向全国老年人致以诚挚问候。八十多岁仍在岗位上的“人民医务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卢胜梅就是其中之一。卢胜梅,陕西省郏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 50年来,她多次放弃回京机会,扎根于陕北郏县。她创办了郏县第一家正规儿科医生,建立了爱婴医院,推广新分娩方式、科学育儿,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为创建二级儿科医院奠定了基础。甲级医院做出了突出贡献,以医者仁心守护了郏县人民的生命健康。退休后,卢胜梅的义诊已服务患者超过15万人次。除了义诊和医疗,卢胜梅还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送去温暖和爱心,并鼓励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活动。
“中国天眼”首位因国内学术成就荣获国际物理学奖的首席科学家——李戈
2024年7月9日下午,“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谷因其带领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实现精准测量等多项创造性成果被授予马勋章星际磁场的研究,推动快速射电暴研究进入高统计时代。塞尔吉·格罗斯曼个人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是国际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杨振宁、李政道、丘成桐等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华人科学家。李红是我国第一位因其学术成就而获此殊荣的科学家。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过1000颗,超过同期其他国际望远镜发现的脉冲星总数。
中国国家地理综合媒体中心主任张晨亮是一位“当红”网络科普达人,拥有超过3000万粉丝。
2024年,网络科普频频流行。许多官方机构已经意识到网络科普的重要性。目前,已有超过800家科研单位和近万个高校院系公众号入驻哔哩哔哩视频平台,拥有大量年轻观众。 《国家地理中国》杂志《博物馆》青年版副主编、中国国家地理综合媒体中心主任张晨亮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抖音账号@无限小亮科学日报拥有近2500万粉丝,B站粉丝数已突破990万。在他的《网络上火爆的生物鉴定》系列短视频中,你不仅可以了解到花、鸟、鱼、虫、兽、猛禽的学名、种类,以及它们的特征。一些稀有生物,但您还可以学习如何识别营销帐户制作的假视频。
吴凯,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开发全球领先的高性能锂电池技术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首次突破1000万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1000万辆的国家。这背后的英雄,离不开一群推动锂电池技术发展的科技人员。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为推动中国锂电池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团队白手起家,打破了日韩在锂电池领域的专利壁垒,引领中国锂电池技术突破,研发出了全球领先的高性能锂电池技术和DPPB级超强锂电池技术。 ——大规模制造技术。吴凯荣获“国家杰出工程师”称号和何梁何利基金会2024年度科技创新奖。
主导打造12306铁路售票系统这一为旅客购票、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时代典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单兴华(女)
单兴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被誉为“12306之母”、“用科技赋能交通强国、帮助大家抢票的女人”。春节。”她推动了电子客票技术的发展,使铁路售票进入“无纸化”时代,旅客平均检票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单兴华同志“时代模范”称号。
施维云,生物工程角膜第一研发者,为角膜失明患者带来希望
“2024中国力量年度人物”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史维云,被称为黑暗中的“盗火者”。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工程角膜和第一个人工角膜产品,这些创新为角膜失明患者重获光明带来了希望。他的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我国角膜供体材料短缺的问题,而且由于国产人工角膜的价格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施维云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推动眼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他通过慈善捐赠专业书籍、专家讲座、义诊查房等方式,帮助基层眼科医生提高专业知识和诊疗技术,共同推动我国眼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
扎根大山5年的“蜜蜂医生”张玉波创新研发太阳能物联网格子蜂箱,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张玉波拥有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被誉为“蜜蜂博士”。 2019年初,他辞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工作,前往平武县创办“熊猫谷家庭农场”,扎根大山五年。他创新研发的太阳能物联网格子蜂箱,使养蜂业成为改善当地生态、增加村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他还积极探索融合农产品生产、自然保护教育、森林体验等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村民共同致富。他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并于2024年入选“中国好人榜”。
京东前副总裁蔡雷正在抗击ALS,携手科研团队和制药公司,向这一近200年来所向无敌的罕见病发起挑战。
蔡雷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高管,也是ALS斗士。 2024年,在蔡雷团队的协作下,针对白细胞介素17B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方案已成功进入动物实验阶段。蔡雷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个靶点的发现,更是临床前研究和药物研发的高效推进。 2024年,7月15日,蔡雷与西湖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支持西湖大学相关科研团队继续开展ALS研究。四年来,蔡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与世界各地的患者、科学家、医生和制药公司携手,共同挑战这种200年来没有重大突破的罕见疾病。视为精神支柱。
制作
谢云武 悦彤 李信哲
设计
姜莉(实习生)
来源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