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峰会探讨万物皆媒:从桥到网,信息技术的传播革命与挑战
最近,在历史悠久的乌镇,最容易想到两件事:桥梁和网。
西栅水巷是百步一桥,水乡的百姓可以世世代代在水上生活;互联网架起了一座信息桥梁,使“地球村”真正成为可能。两人为媒介,穿越时空,连接远近,为历史和现在留下美好的故事。
在一年一度的乌镇峰会上,“一切都是媒体”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
回顾近年来,从一张图片到一张现实,“一切都是一种媒介”不断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但相应地,它也给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数字时代带来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其中之一是沟通。
一
回顾历史,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一场通信革命,这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随着语言的发明,信息可以共享,人类在神话和故事的帮助下形成了一个社区。
书写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信息得以记录,信息传播到空间之外,催生了帝国和城邦。
电缆电报第一次让人类以无形无形的方式快速长距离传输信息,拉开了全球化的序幕。
1896 年,马可尼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线电通信。1969 年,互联网诞生,作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能量和势头改变了人类社会。
互联网一代又一代地升级。如今,风起云涌、横冲直撞的 5G 正在利用“高速、低延迟、无处不在的网络、低功耗和万物互联”的优势,带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力量,使“万物皆是媒介”成为可能。
今天,走在西栅街上,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时空感。许多排列在一起的地方和物品已经或仍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
方面是记忆杀戮:当你走进昭明书院时,你会想起昭明亲王编纂的传世著作《文集》,以及影响古代读者的各种书院;路过邮局,你会想起“山河莘缚,雁过书”的时代;然后是露天电影院,它唤起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而小店里的连环画,是很多人年轻时的入门读物。
一方面,有一种未来感:来来去去的人,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实现实时网络和移动互联网;走进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仿佛穿越到未来,人工智能、AR/VR、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应用带来身临其境的新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赋能和价值创造,包括人在内的万物都成为发布和分享信息的中介,“人性化媒体”正在重构人们的日常生活。
甚至有人说:“5G 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进化,它的影响甚至比电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还要大。”
第二
。二、二
时代瞬息万变。从“万物互联”到“万物互联”、“万物都是媒体”,主要因素是人,但最大的变量是互联网这个媒介。
互联网又是如何从萌芽阶段发展到今天的成熟呢?也许我们可以沿着时间线回顾这段历史。
1973 年,移动电话问世。1987 年,中国推出了第一台商用移动网络,1G 时代的手机仅用于接听和拨打电话。1995 年,中国进入 2G 时代,在语音传输的基础上,SMS 和 MMS 服务开始普及。符合中国人的性格,比如 2004 年春节期间,中国人过年发了近 100 亿条短信。
随着 3G 的出现,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视频通话,iphone 的出现让手机开始“智能”,进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3G、4G、5G的快速发展,新平台、新通信模式相继诞生,将“信息流”延伸至“物流”,迅速跨越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边界,不断深化“数字生存”的境界。
如今,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到 49.5 亿,互联网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和平台。
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微型计算设备越来越普遍,并配备了各种物体,包括机器、电器、人体、动物、植物等,正在形成一种万物无处不在、万物互联和计算的状态。
例如,车联网下的汽车将实现车与人、车与车、车与环境、车与公共信息系统等的信息交互,成为出行与场景新媒体的代表。再比如,通过人体终端和脑机接口技术,我们可以拓展人类与世界、自己和他人互动的新方式。
四个世纪前,显微镜将人类对物理环境的观察和测量水平提升到“细胞”的水平,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和革命。如今,大数据已成为人类观察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下一个“显微镜”。
三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每个人的期望都有自己的答案。
面对技术狂热,悲观主义者可能会担心人类最终会被它所创造的东西所摧毁。但乐观主义者会相信,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理性可以经得起风吹日雨。
如何做好传播工作,是传播者在“一切都是媒体”的环境下亟需解决的难题。
在 5G 时代,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关系将转变为人与机器相互共生的新型关系。例如,机器人写作目前主要适用于程序化新闻。但可以预期,在未来,机器将自动获取数据,甚至帮助人们发现新闻线索,探索事物的深层规律,扩大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如何提升管控能力,让科技赋能沟通?或许,我们需要“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造屋顶”,不仅要拥抱科技,掌握数据资源、数据价值挖掘能力和人工智能应用模式,推动人机互补融合,探索智能通信之路;它还采取预防措施并尽早规范数字道德,以确保数据和隐私安全。
人是悬浮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情境因素、关联因素、不合逻辑、不合理的因素牵扯进来。
如何反省自己,挖掘自己的独特优势?一方面,我们需要用技术来弥补我们的弱点,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利用我们的优势。
美国诗人庞德曾写过一首长诗,最后修改时,只剩下两行:“人群中的这些面孔是幽灵般的,湿漉漉的黑色树枝上有许多花瓣。“我认为这种想象力、原创思维和情感表达对机器来说并不容易。
如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和移动通信终端。由于互联网的赋能,相比大众传播,之前处于弱势地位的人际交往和群体传播已经强势崛起,一篇自媒体文章、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剪辑都可能激起舆论风暴。
跨境通信有多少种可能性?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声音,激活每一种力量,让用户生成内容 (UGC) 和机器生成内容 (MGC) 得到充分涌现、合理利用和深入探索。
在“一切都是媒体”的时代,媒体将不再被媒体或载体所分隔,报纸、电视、广播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模糊。主流媒体要主动出击“万物媒体融合”,持续打造全流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媒体优势,锻造话语引导能力、讲故事能力、流量聚合能力、价值吸引能力,同时在场景传播、共享传播、关系传播等领域取得突破。
近日,浙江广电集团将品牌标识从 ZRTG 迭代为 ZMG(浙江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其中“媒体”既是媒体又是媒体。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化,而是一个概念上的飞跃,将继续引发实践的迭代。
这位哲学家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在 138 亿年的宇宙中,在 46 亿年的地球上,人类,一个驯龙师,用一个小小的身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互联网星星的海洋中航行,我们必须超越争议,共同努力,让一切都成为我们的媒体,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