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医疗中的应用:远程会诊与实时监测的未来发展

介绍

在医疗卫生系统方面,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实现远程会诊的实际应用,打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之间、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信息孤岛。而对于疫情期间的个人防护,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加全面。可全天24小时自动实时监测社区隔离人员或医院病人的体温,覆盖14天隔离期,减少失误,提高效率。

01 什么是智慧医疗物联网?

智慧医疗领域内涵丰富,主要指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医疗信息平台,存储用户健康档案,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交互。

医院

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

病人方面

社区健康小屋、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APP;

第三者

医疗保险费用控制

02 未来市场巨大

政策层面

近年来,国家政府各部门积极推动推动智慧医疗发展的政策,帮助地区组建医疗共同体,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市场空间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年度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预计将达到16亿,占世界人口的近17%。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5%。

此外,全球预期寿命预计将增加近8岁,从2015年的68.6岁增加到2050年的76.2岁。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医疗保健公共服务面临巨大压力。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场景大幅增加。

03 如何构建智能医疗物联网系统

建筑学

图:医疗物联网系统架构

依托互联网医院+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云数据为基础,运用智能健康检测设备、互联网+实体、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前沿技术,构建智能医疗互联网物联网系统;为病人、老年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提供院外监测和治疗服务。

互联网医院

图:实体医院与互联网医院关系

以实体医院为有力支撑,建设具有在线问诊、就医、随访、慢病管理等功能的互联网医院,并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方便患者。简单的问题可以在线解答,无需去医院。 ,本质上是线上线下服务的紧密结合,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图:互联网医院核心优势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医疗机构“最多一次就诊”改革,形成“预约挂号、按时就诊、付费自助、随诊就诊”的就医新格局。网上办药,药品送到家,手续一站式。”

智能检测装备系统

图:智能检测装备系统

智能检测相关设备作为物联网系统的数据采集载体,以云大数据存储平台为后端支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形成完善的智能检测设备体系,提高各区的检测能力,通过数据支持的问答促进居民与互联网医院医生的有效沟通。

社区医院、诊所设立检测分中心

图:检查项目

在社区医院、诊所设立检测分中心,检测分中心全面、准确、智能化。检测分中心接入智能医疗物联网系统存储平台,打通数据闭环,共享数据,积累海量健康数据和人群流量。

各社区建设健康舱,提供全方位自助体检

通过社区健康舱,为人们提供全面的自助体检,为每个人建立和管理健康档案,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健康指导报告、健康短信、呼吸训练、心理咨询等。咨询等

04 具体应用场景

远程医疗

通过无线、视频方式向后方传输农村社区居民相关健康信息,建立个人医疗档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让医生进行虚拟会诊,为基层医院提供大医院专家的智力支持,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建设临床病例等远程继续教育服务系统,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

移动医疗

通过监测体温、心跳等一些生命体征,我们可以为每个顾客建立一个身体状况,包括人的体重、胆固醇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信息,实时分析人体健康状况,反馈生理信息向社区、护士或相关医疗单位提供指标数据,可以为顾客及时提供饮食调整和医疗护理的建议,也可以向医院和研究机构提供科研数据。

总结

当前,全球对更好、更快、更多物联网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物联网正在极大地改变医疗服务和患者的治疗结果。而随着物联网医疗系统的发展,医疗服务的个性化、医疗设备之间的安全数据交换、医疗设备软硬件的设计和测试、各种设备认证方法以及家庭健康生命周期管理都将面临挑战。独特的挑战和非凡的机遇。

上一篇:中国电梯保有量达964.46万台,科技赋能如何实现智慧管理? 下一篇:物联网系统框架搭建指南:设备接入、通信方式与数据应用全解析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