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教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选择题详解与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教程练习(附答案)--第1页

1.多项选择题:

1、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B)

A、物联网B、物联网C、物联网D、

云互联网

2、物联网分为三个层次:传感、网络和(A),每个层次。会有多种选择

为开拓市场。

A. 应用 B. 推广 C. 传输 D. 运营

3、以下哪项不属于物联网十大应用? C

A. 智能电网 B. 医疗健康 C. 智能通信 D. 金融与服务

行业

4. 物联网中经常提到的“M2M”概念不包含以下哪项? (一个)

A. 人对人 B. 人对机器 C. 机器对人 D. 机器对机器

5、2009年创建的国家传感器网络创新示范区位于(A)。

A.无锡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6. 以下哪项不是传感器的组成部分? (四)

A. 敏感元件 B. 转换元件 C. 转换电路 D. 电阻电路

7、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还不广泛(D)。

A. 人员定位 B. 智能交通 C. 智能家居 D. 字画

8、下列哪种通信技术不属于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一个)

A. 广播 B. 超宽带技术 C. 蓝牙 D. Wi-Fi

9、射频识别系统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B)。

A. 阅读器 B. 电子标签 C. 天线 D. 中间件

10.环境监测系统中一般不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包括(B)。

A. 温度传感器 B. 速度传感器 C. 照度传感器 D. 湿度传感器

11.下列哪种存储方式不属于物联网数据的存储方式(B)。

A. 集中存储 B. 异地存储 C. 本地存储 D. 分布式存储

12、节点节能的主要方式是(A)。

A. 休眠机制 B. 拒绝通信 C. 停止采集数据 D. 关闭计算

物联网教程练习(附答案)--第1页

物联网教程练习(附答案)--第2页

13、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中,(D)是功耗和成本最低的技术。

A.蓝牙B.WiFiC.WiMediaD.ZigBee

14. (A)所针对的无线网络协议中,蓝牙协议是哪种类型的网络。

A.个域网 B.局域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15、与传统医院信息系统相比,医疗物联网的网络连接方式是(C)

主持人。

A. 有线传输 B. 移动传输 C. 无线传输 D. 路由传输

16. 2003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伊拉克时,使用了以下哪些技术来治疗伊拉克?

对空气、水和土壤进行持续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含有违反国际公约的核武器和生物武器

化学武器? (一个)

A.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B. 指纹识别技术 C. 射频识别技术 D. 光纤传感技术

技术

17. 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什么? (四)

A. 湿度 B. 温度 C. 风向 D. 位置信息

18、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信息,指的是()。乙

A. 可靠传输 B. 全面感知 C. 智能处理 D. 互联网

19.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指( )。乙

A. 互联网 B. 物联网 C. 智慧地球 D. 感知中国

20、物联网三层结构类型不包括()。 D

网联网的英文全称_联网英文单词_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

A. 感知层 B. 网络层 C. 应用层 D. 会话层

21、二维码目前无法表示的数据类型()。 D

A. 文本 B. 数字 C. 二进制 D. 视频

22.()抗破损能力强,可折叠、部分穿孔、部分切割。一个

A. 二维条码 B. 磁卡 C. IC 卡 D. 光卡

物联网教程练习(附答案)--第2页

物联网教程练习(附答案)--第3页

23.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然后送至后台软件系统进行处理。 (二)

A. RF 卡 B. 读写器 C. 天线 D. 中间件

24.如何读取RFID卡(C)。

A. CCD 或光束扫描 B. 电磁转换 C. 无线通信 D. 电擦除和写入

25、RFID卡(RFID卡)可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一个)

A. 按供电方式分类 B. 按工作频率分类 C. 按通讯方式分类 D. 按标签芯片分类

26、RFID硬件部分不包括()。 (三)

A. 阅读器 B. 天线 C. 二维码 D. 电子标签

27、ZigBee网络设备()发送网络信标、建立网络、管理网络节点、存储网络

网络节点信息,在一对节点之间寻找路由消息,并不断接收信息。 (一个)

A. 网络协调器 B. 全功能设备 (FFD) C. 精简功能设备 (RFD) D. 路由器

28.ZigBee():添加或删除节点、节点位置改变、节点故障等。

等,网络可以自我修复并相应调整网络拓扑,无需人工干预。

预装后保证整个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一个)

A. 自愈功能 B. 自组织功能 C. 碰撞避免机制 D. 数据传输机制

29.ZigBee():无需人工干预,网络节点即可感知其他节点的存在并确定连接

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网络。 (二)

A. 自愈功能 B. 自组织功能 C. 碰撞避免机制 D. 数据传输机制

30.()是后台计算处理平台,负责对物联网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管理和决策。

塔。 (三)

A. 感知层 B. 网络层 C. 云计算平台 D. 物理层

物联网教程练习(附答案)--第3页

物联网教程练习(附答案)--第4页

2.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哪些项目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部分? (ABC)

A. 空间部分 B. 地面控制系统 C. 用户设备部分 D. 经纬度地图

2.物联网的主要特点()。 (甲、丙、丁)

A.综合感知B.功能强大 C.智能处理D.可靠的交付

3. 物联网如何运作()。 (甲、乙、丙、丁)

A. 识别对象属性(静态、动态)。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签中,动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签中。

状态属性首先必须由传感器网络实时检测。 B、识别设备需要完成物体属性的读取。

并将信息转换成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 C、通过网络传输物体的信息。

处理中心D。处理中心完成与对象通信相关的计算。

4、物联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 (甲、乙、丙)

A. 感知扩展层技术 B. 网络层技术 C. 应用层技术 D. 物理层

5、数据采集与感知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主要包括()。

(甲、乙、丙、丁)

A. 传感器 B. RFIDC、二维码 D. 多媒体信息采集

6.RFID工作模式包括()。 (乙、丁)

A. 低压电动模式 B. 电磁耦合模式 C. 电感耦合模式 D. 高压电动模式

7、RFID的技术特点是()。 (甲、乙、丙、丁)

A. 非接触式,中远距离工作 B. 大批量,读写器快速自动读取 C. 信息量大

大单品可细分 D.芯片存储,可多次读取

联网英文单词_网联网的英文全称_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

8、RFID标签按其工作频率分类()。 (甲、乙、丙、丁)

物联网教程练习(附答案)--第4页

物联网教程练习(附答案)--第5页

A. 低频 (LF) 标签 B. 高频 (HF) 标签 C. 超高频 (UHF) 标签 D. 微波 (uW)

标签

9、RFID标签按通信方式分类有()。 (甲、乙)

A. 有源标签 (TTF) B. 无源标签 (RTF) C. 有源标签 D. 无

源(被动)标签

10.ZigBee网络设备类型包括()。 (乙、丙、丁)

A. 交换机 B. 网络协调器 C. 全功能设备 (FFD) D. 精简功能设备 (RFD):

11.ZigBee网络拓扑类型包括()。 (甲、乙、丁)

A. 星形 B. 网格 C. 环形 D. 树

12.云计算服务模式()。 (甲、乙、丁)

A. IaaSB、SaaSC、QaaSD、PaaS

13.云计算关键技术()。 (甲、乙、丙)

A. 虚拟化 B. 服务计算 C. 效用计算 D. 可靠性计算

14.云计算平台的特点()。 (甲、乙、丙、丁)

A. 虚拟化 B. 基于互联网 C. 大规模集中计算 D. 按需使用

2.判断题

1、“物联网”是指安装在物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设备、红外传感器等。

外部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赋予物体智能并通过接口与它们通信

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分布式协作网络,其中物品与物品相连。 (√)

2、感知延伸层技术是保证物联网网络感知和获取物理世界信息的首要环节,并将

现有的网络访问能力扩展到事物。 (√)

物联网教程练习(附答案)--第5页

物联网教程练习(附答案)--第 6 页

3、传感器不是感知延伸层获取数据的设备。 (×)

4、RFID是一种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物体,

获取相关数据。 (×)

5、QR码是采用特定几何图形,按照一定规则分布在平面(二维方向)上的黑码。

白底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别。

阅读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 (√)

6、无线传输用于补充和扩展接入网络,使网络能够将各种物体连接到网络中。

主要包括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

7. IEEE802.15.4是一种经济、高效、低数据速率(250kbps),工作在2.4GHz

用于个域网和点对点网络的 868/928MHz 无线技术。 (√)

8、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间短距离通信(一般在10m以内)的无线电技术。可以移动的包括

手机、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围设备和许多其他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信息交流。 (√)

9、传感器网络:由各种传感器和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

10、目前物联网尚无统一标准。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定制了标准。

并按企业或行业标准生产产品。这形成了物联网的统一的端到端标准

该制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

11、物联网标准体系可以按照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框架来划分,即分为感知延伸

层标准、网络层标准、应用层标准和通用支撑标准。 (√)

12. 云计算不是物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

13、RFID技术具有非接触、精度高、抗干扰、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

凭借其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商品防伪、信息技术等领域。

工业管理、国防军事等领域,被公认为21世纪十强之一

上一篇:RPMA技术登陆中国:无锡成为物联网低功耗广域网技术推广基地 下一篇:NB-IoT标准演进详解:从Rel-13到Rel-17的技术框架与核心功能全面解析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