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课程教学团队介绍及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目标解析

任课老师或教学团队简介:

《物联网概论》课程教学团队由5名专职教师组成,分别为刘岩副教授、殷超副教授、袁思浩讲师、周洪波讲师、张勤讲师。团队中的老师均具有多年物联网入门课程教学经验。团队主要教师均长期工作在教学岗位上。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应用研究能力强。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好评。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物联网简介

课程类型

○ 综合教育课程 ● 专业教育课程 ○ 实践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选修

小时

32

信用

教学法

○线下 ○线上 ●线上线下混合

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物联网概论》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负责系统、全面地介绍物联网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步入物联网大门。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物联网的架构及各环节的关键技术,理清物联网的知识结构,增强对物联网的理解。物联网专业,了解物联网发展趋势。 ,为学习物联网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思想政治问题上,演讲者通过补充讲解北斗定位系统的建设过程和战略意义、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华为制裁的讨论与分析、国内的现状等,讨论了“大数据”。大数据与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 “杀熟”社会热点事件等,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祖国的建设中。 。

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家、生活、经济社会中大量物联网案例的介绍和讨论,宣传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杰出成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刻苦学习,积极投身祖国建设;

2.通过物联网课程的系统介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发展规律,理性分析事物,阐明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优化能力探索从不同方面看待问题的解决。科学创新能力;

3、掌握物联网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上机实验课的操作练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利用超星学习在线课程空间,开展班内学生课后活动自由讨论或时事热点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学报国的使命感科学技术,培养学生最优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

三、课程思政要素及结合点

专业知识点

思想政治要素

思政课实施路径与方法

第一章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简要介绍“感知中国”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的制定紧跟了世界主要技术趋势。

在引入“智慧地球”概念时,加入这一思想政治元素。由教师介绍、学生解释、讨论。

专业知识点

思想政治要素

思政课实施路径与方法

第二章 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

条码技术

RFID现状

物联网专业课程有哪些_物联网专业课程表_大学物联网课程

1、二维码在我国发展迅速。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2、简要介绍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与海航集团联合研发的全球首个基于RFID技术的航空行李分拣辅助系统。

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审视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和优化探索的科学创新能力。

第三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发展历程

硬件平台

1、国家制定了2017年至2019年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智能传感器成为“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我们传感器开发的现状。

2.补充介绍目前最先进的能源供应装置——核电池。我们的技术是最先进的。

老师讲解并介绍了我国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祖国的建设。

第四章 定位技术

定位系统

物联网环境下定位技术的新挑战与发展前景

1、补充介绍北斗系统及其相关发展历史。

2、分析讨论高杏欣破解北斗民用密码并将其出卖给美国的事件。

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具有不怕苦、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

第五章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1.引言从第三代移动互联网开始,我国积极参与各项技术的制定,并选择了三个不同的ISP来实践不同的技术指标。

2.对华为制裁的讨论和分析。

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意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综合应用

综合应用

1、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2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2.讨论并分析我们身边智能汽车的例子?

教师讲解、介绍,学生讨论、分析。鼓励学生更多地了解专业相关的发展,积极参与新兴技术和事物。

四、思想政治教学代表性课程案例

教学案例一:生命之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定位技术

教学流程:

Ø 创设情境并介绍你所学到的知识

提出具体问题:要求学生查看他们的手机。有多少服务是基于位置的?讨论没有定位系统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 推出新课程,讲解定位技术知识

(一)学生总结。

总结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定位APP。分析类别以突出定位的重要性。教授定位技术的课程。

(2)教师讲解。

①教师讲解定位的分类。

②教师讲解卫星定位的原理。介绍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系统组成。

③对已建立的全球定位类型的补充介绍。调查问:是否有必要建设北斗系统?介绍北斗卫星系统并讲授其重要战略意义。插入一个小故事:高杏欣破解了北斗民用密码并将其出卖给了美国。民用代码本身没有加密,应该公开。

④请您讲一下北斗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曲折。

20世纪90年代末,考虑到北斗系统巨大的投资压力,中国尝试加入开放的伽利略系统,引进技术,投资2.3亿欧元。最后却发现,获得的数据准确度甚至还不如一分未得的印度。继2005年德国总理施罗德退休、2007年亲美的萨科齐上台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后,中国于2007年发射了北斗一号第四颗卫星,标志着北斗工程的重启。通过对北斗一号实验卫星的研究,科技人员表示,我国在电子钟和发动机方面存在短板。

物联网专业课程有哪些_大学物联网课程_物联网专业课程表

图1 定位技术部分课件截图

➢ 总结分析

(1)目前最成熟、最先进的定位系统是卫星定位。通过引入思想政治元素,强调户外卫星定位的重要性;室内精准定位紧迫但难度大,亟待突破。

(2)通过讲解定位的原理和方法,讨论分析为什么理论如此清晰的室内精准定位却难以普及?

(3)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总结定位方法和原理。

➢ 教学反思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些思想政治内容的介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活跃。同学们热烈讨论,纷纷给予积极响应。请参阅统计图表的课堂讨论。

(二)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各种优质资源共享平台,自觉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法治理论、职业道德等,丰富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质量的重要性。教师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课堂新鲜、活跃。

图2 学生课堂讨论结果截图

教学案例2:名气只能立竿见影——移动互联网

教学流程:

Ø 创设情境并介绍你所学到的知识

提出具体问题:要求学生检查手机,看看他们使用的是 4G 还是 5G 服务?问:为什么叫4G和5G?

Ø 引入新课程讲解移动互联网知识

(一)学生总结。

大部分学生使用4G,部分学生使用5G。讨论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介绍移动互联网课程所讲授的内容。

(2)教师讲解。

①教师讲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②教师介绍第五代移动通信。介绍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特点、主要技术和目标。

③另外介绍一下5G技术至今没有得到有效推广的原因。导致“孟晚舟事件”。

④告诉我们5G的重要性并讨论它的重要价值。

毫无疑问,中国的技术攻势对美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5G技术是正在形成的未来技术和工业世界的中心。到2025年,5G赋能的工业互联网或将创造23万亿美元的新经济。机会;中国已经秘密抢滩,现在在5G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华为现在是除北美以外各大洲的领先供应商,而美国没有设备供应商;未来几年,5G的全球足迹和应用主导地位将确立。 5G依赖一系列技术,包括半导体、光纤、稀土和材料。这些基础技术中国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如果中国带头,美国将失去实施制裁的权力。

图3 部分课件截图

➢ 总结分析

(1)移动互联网不仅是物联网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信息交换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本身就包含着庞大的技术体系和大量不断发展的技术。

(2)通过对5G的讲解,强调5G技术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3)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总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和关键技术。

➢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恰当,教学案例新颖,教学效果可预见。通过这些时政内容的介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活跃,学生讨论热烈。参见讨论内容截图。

(2)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先进思想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心时事,提高自身“德育能力”的重要性。只有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才能实现“为党育人”的目标。 ,为国培养人才的伟大目标。

图片

图4 学生课堂讨论内容截图

上一篇:工业企业能耗监控系统:物联网技术助力节能减排与智能化管理 下一篇: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中的应用与火灾预防方案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