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6班举办网络对中学生利与弊辩论赛,探讨网络对学业的影响
为落实“五个管理”中的手机管理,活跃班级文化,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我校二年级16班于2021年7月4日晚举行自习会,以“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为主题的辩论赛。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了智能化的学习、生活和交流平台。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网络对他们的影响不容小觑。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将对你的学习大有裨益;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沉迷其中,毁掉学业。
活动安排
主题:互联网对中学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主持人:郭梦媛
评委:张建伟(校团委书记)
高吉明(德育处副处长)
熊宇(班主任)
张东东(学生) 朱明(学生)
优点:互联网对中学生弊大于利
第一辩:王鹏程 第二辩:何嘉欣
第三场辩论:郭凯 第四场辩论:刘毅
反对者:互联网对中学生利大于弊
第一辩:党海峰 第二辩:张旭凡
三辩:任天 四辩:秦鑫
辩论过程
首先,双方阐述各自观点。正方第一辩称,网络对中学生弊大于利:浪费时间、损害身心健康、引发家庭矛盾、诱发不当交往。反对方认为,互联网对于中学生来说利大于弊:有助于学习;吸收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并促进沟通。
其次,双方互相提问,探究原因,寻找依据,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论点。双方陈述了各自的事实依据,并结合各自的感受讨论了互联网的利弊。学生们深受感动,分成两派,各自支持、挥舞旗帜,气氛热烈。
双方再次自由辩论,学生可以自由向双方提问。辩论非常精彩。从个人到家庭、到学校、到社会、到国家,争论愈演愈烈、慷慨激昂、针锋相对、尖锐、快速、雄辩,充分展现了青春的活力和激情。但它突破了中学生的有限范围。重点是:互联网不等于学习、互联网不等于技术、互联网不等于游戏、互联网不等于网课、互联网不等于题库、互联网不等于互联网辩论、质疑、思考、反驳、攻击、防御、设下陷阱,“以子矛攻子盾”,热情高涨,激情飞扬,斗智斗勇,没有人屈服,推动将辩论推向高潮。
最后,休息一下,稳定情绪。正反方四名辩方分别总结自己的陈词,有理有据地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学生们不断鼓掌、欢呼。经过评委打分比对,最终负方获胜。
评委评语
张建伟:辩论很圆满,辩论很精彩。但我们一定要理性看待,不要让情绪压制理性,要分清是非。从辩论话题来看,中学生是主体,是未成年人。他们必须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也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监督。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平台,必须正确看待、合理使用。还要学会使用网络小说、网络热词,不能拒绝。
高继明:争论激烈,但必须控制,个人表现突出,但缺乏团队精神;高中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不能被情绪影响和被忠诚绑架,必须严格遵守学校规定,远离手机,不带手机进校。你们一定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熊宇:互联网只是一个信息平台。它的利弊不在于网络本身,而在于人本身。你怎么认为?如何使用?使用得当,可以辅助学习,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利大于弊;相反,沉迷网络、沉迷于游戏,耗费时间精力,忽视学习,耽误前途,则弊大于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自己,明确目标,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欢声笑语、掌声和同学们的理解中,辩论赛悄然圆满结束。
(摄影:熊宇)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