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广阔应用领域解析

物联网的定义是一种以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络等信息载体为基础,让所有能够执行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的网络。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交通物流、工业制造、医疗保健、智能环境(家庭、办公室、工厂)等,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物联网的定义_物体联网_物联网的联网对象

物联网的实践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联网可乐机。1995年比尔·盖茨在其著作《未来之路》中也提到了物联网,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199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先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互联”,明确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器网络技术将成为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4年,日本总务省提出了“u-Japan”计划。这一战略力求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连接。它希望将日本打造成一个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访问信息的地方。一个互联、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国际电联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大大扩大。它不再仅仅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上一篇:山东女企业家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巾帼风采 下一篇:RFID技术解析:物联网基础技术之一,无接触数据传输的关键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