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电子与信息科学前沿论坛在苏州召开,聚焦通信、AI、芯片等前沿技术
5月14日至15日,首届电子信息科学前沿论坛暨电子信息学报第八届编委会中期工作会议在江苏苏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所”)、空天所苏州研究院、《电子信息学报》、《电路》编辑部主办中国电子学会与系统分会、中科怡海由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主办,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三批科技市长考察团协办,200余人参会来自全国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丁赤标研究员,会议主席、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付坤研究员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论坛主题涵盖通信与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先进雷达与电磁波技术、先进芯片与电子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共有11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受邀出席会议并作精彩的学术报告。 5月15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冯登国院士做了题为“创新发展中的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报告,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做了题为“信息超材料及其应用”的报告,付坤教授作题为“遥感大数据处理与应用”的报告,吉林大学钱志宏教授作题为“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的报告北京大学徐进作题为“计算机:过去-现在-未来”的报告,清华大学王志华教授作题为“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继承与创新”的报告,东南大学洪伟教授作题为“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的报告复旦大学曾晓阳教授作题为“5G/6G毫米波技术”的报告,西安电子大学作题为“特定领域处理器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科技部杜兰教授做了题为《雷达》《回波智能判读与目标识别》的报告,清华大学池宝勇教授做了题为《硅基毫米波芯片:挑战与前景》的报告,清华大学龙维军研究员做了题为《雷达》的报告。南京电子技术学院作了题为“机遇阵列”的《雷达研究进展及后续发展思考》报告。报告内容丰富、扣人心弦。
今年是“电子信息科学前沿论坛”的第一年。该系列论坛旨在为国内从事电子信息研究的学者打造一个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热点。 、创新理念、技术挑战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为来自知名大学、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分享专业经验、交流最新思想提供舞台并展示研究成果;同时注重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深度融合,以期推动电子与信息科学领域理论与技术在高校和企业的发展与应用。
5月14日召开的《电子信息学报》第八届编委会中期工作会议,近90名编委会专家参加了工作会议。电子信息学报主办单位——航天科学院副院长丁赤标研究员、主编付坤研究员、顾问代表崔铁军院士、廖桂生教授、徐进教授副主编代表钱志红、曾晓阳教授分别致辞。 《电子信息学报》编辑部主任陈茜博士作第八次编委会中期工作报告。会议还颁发了“2020年度电子信息学报优秀编委”证书和“电子信息学报第八届编委会青年编辑委员”聘书。与会编委会专家充分肯定了电子信息学报两年来的工作和进展,并就该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举措进行了热烈讨论。
航天学院副院长丁赤标研究员致辞
会议主席、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付坤研究员致辞
论坛现场
编委会工作会议现场
论坛合影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