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报名通知及参赛要求详解
各学院及相关部门:
按照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规划,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激发大学生学习互联网的兴趣和潜力物联网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根据《2024年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通知》(一)要求,我校现将有关竞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要求
(一)注册资格
1、注册学生:我校在校大学生(含本科生、研究生)。参赛者不受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国籍或种族限制。
2、报名组:报名组:每队人数不得超过3人(其中技能竞赛②物联网感知和③嵌入式技术每队要求2人),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得超过2人。一名教师可分别担任不超过2个项目的第一指导员和第二指导员(总数不得超过4个项目);每位学生只能代表同一项目的一支队伍参加比赛,参赛项目不得超过2个项目。为保证大赛公平、公正,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及相关工作人员不得担任指导老师。
(二)报名要求
1、报名以学校为单位,不接受个人报名。每所学校参加作业竞赛的队伍不得超过5支。参加技能竞赛 ⑦ 无人机预警、 ⑧ 无人机比赛、 ⑨ 无人机配送,参赛队伍不超过 8 支。参加其他技能比赛的队伍不得超过5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每场比赛可增派2支队伍参赛。为保证比赛装备控制程序的独立完成和比赛的公平公正,参加技能比赛的所有队伍的装备必须是专用装备。任何两支队伍不能混合或借用装备、装备,否则将受到抄袭、作弊的处罚。
2、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本人(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或开发的产品,并须提交诚信承诺声明。大赛组委会不负责核实参赛作品的权属。如有侵犯或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参赛者须承担法律责任。若仲裁组认定任何人有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并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注: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作品不得参赛。一件作品同一年度只能参加一个学科竞赛。与往年获奖作品相比抄袭率较高的作品将不予评审。学校和教师必须严格监控和执行这些要求。若出现上述情况,组委会将根据情节轻重通知参赛学校并追究其责任。同时,竞赛成绩将被取消,奖项将由教育部收回。
二、竞赛目的
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旨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全面考察参赛团队的创意、设计和工程实现能力,为探索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途径。支持。大赛以大学生为主体,通过高校和企业专家的联合指导,促进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搭建交流与交流平台。展示与合作的平台,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三、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分为作业竞赛和技能竞赛两种形式。综合考察参赛作品的设计创新性和可行性,以及参赛选手的工程实施和技术应用能力。
(一)作品竞赛
主题是智能互联、智慧生活。提交具有物联网功能的软硬件作品,内容应包括工作报告、介绍和功能演示视频。作品应体现设计的创新性和应用效果。通过提交物理物联网作品设计报告等材料以及现场答辩和演示等方式,检验参赛队伍的创意、设计和技术应用能力。
(二)技能竞赛
完成现场规定的技术任务,实现竞赛题目和技能要求的各种功能和指标,如代码、截图等。包括9个项目:①工业互联网、②物联网感知、③嵌入式技术、④机器学习视觉与检测技术,⑤机器人,⑥智能汽车,⑦无人机预警,⑧无人机竞赛,⑨无人机送货。技能竞赛应体现参赛选手的工程实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技术应用水平和效果。 。
四、竞赛计划
比赛分为初赛(学校选拔)和决赛(省赛)两个阶段。
各参赛学校独立进行初赛,评选并推荐本校参赛作品和队伍进入决赛。决赛在安徽大学举行,参赛队员在大赛设置的比赛场地进行比赛。专家、评委在仲裁委员会的监督下,对各参赛队进行现场评分。
(一)作品竞赛
作业竞赛决赛以现场答辩的形式进行。通过选手现场实物作品展示、答辩、PPT报告和专家提问等方式展示参赛团队的创意、设计和工程实现能力。
注:如报名参加作品大赛决赛的队伍较多,组委会可根据情况决定增加预决赛阶段。评审专家将通过匿名网上评审的方式淘汰40%的队伍,确定参加决赛的队伍。
(二)技能竞赛
技能大赛决赛采用现场操作、竞技的方式进行。经过校级初选后,直接参加决赛。参赛队伍成员将在大赛设置的比赛场地参加比赛。专家、评委在仲裁委员会的监督下,根据各项目的评分标准,对各参赛队进行现场评分。
5. 竞赛题
(一)作品竞赛
参赛作品要求以智能互联、智慧生活为主题,并具有与物联网技术实现相关的创意实体作品。将对参赛作品的创新性、可行性、可用性以及参赛者的工程实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二)技能竞赛
对于技能竞赛的每个项目,以及竞赛细节、场地设计等,均聘请第三方根据项目评分标准制定竞赛题,形成竞赛题库。赛前从竞赛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经专家组审核后形成统一竞赛题。决赛前30天公开赛样题并通知参赛队伍所在学校。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感知、嵌入式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机器人、智能汽车、无人机等领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生产的相关技术以及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别进行测试。
六、报名方式及时间
各参赛队伍应于2024年4月8日前将报名表发送至邮箱:276789590@qq.com,主题为“姓名+专业+物联网竞赛报名”。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