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发布自研RISC-V架构LTE-Cat.1芯片,填补国内通信芯片领域空白
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后,中国通信行业的技术创新并未停止。随着终端物联网重要性的提升,芯片正在成为我国通信巨头的新方向。
在日前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了两款自主研发的通信芯片——基于RISC-V开源架构的LTE-Cat.1芯片和量产的蜂窝物联网通信芯片Essence 《中国商报》记者获悉,这两款芯片填补了我国在细分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前者成为我国首款基于RISC-V的LTE-Cat.1芯片。
“RISC-V”全称Reduced Instrument Set Computer-V,即第五代(计算机)精简指令集。该指令集可以将软件程序的操作逻辑转换为“处理器或芯片可以理解的语言”,因此也被用作处理器或芯片的架构。与目前X86架构占主导地位的由英特尔和英国ARM架构共同打造的RISC-V,因其开源免费的特点而受到中国芯片设计厂商的青睐。
实现突破后,中国移动还表示,未来将成立中国信通研究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南京创新汇联等单位,共同建立中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联盟RISC-V工作组将大力推动RISC-V架构在中国的发展,推动国产芯片自主可控。
精准突破
“无论是RISC-V,还是LTE-Cat.1,都非常适合作为突破垄断的自研技术路线。”半导体分析师季伟告诉记者,架构是芯片在设计环节首先会遇到的障碍。由于目前国外芯片巨头主要基于X86和ARM架构,因此RISC-V的开放性使得新兴厂商能够通过较低的竞争门槛,尤其是在以市场为主的物联网芯片市场。 -V已被广泛使用。
芯片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钊告诉记者,X86和ARM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专利墙。新兴企业很难绕过并创新。与国外几乎一致,因此对于国内厂商自研的积累是非常有利的。
根据RISC-V国际基金会公布的数据,目前已有包括腾讯在内的13家中国厂商加入该组织,并占据了25个会员中会员数量的一半。 RISC-V出货量方面,截至2022年7月,RISC-V架构芯片出货量已超过50亿颗,其中以阿里巴巴兄弟的玄铁系列为代表,出货量超过30亿颗。
此外,LTE-Cat.1也是一种新的物联网通信标准,由3GPP在2009年全球5G标准制定中提出。相比更流行的NB-IOT,Cat.1主要针对“中速” “物联网设备。由于CAT.1主要依托现有4G LTE网络资源,无需增加投资,且芯片和模块成熟度高、成本低,可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效应。
深圳市友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罗伟告诉记者,在物联网中,不同的设备和业务对网络质量的需求不同。 NB-IoT适用于能源测量、智能路灯、环境和农业监测等,这些大多是低速且使用电池供电的固定场景; CAT.1是4G网络,可以支持移动网络自动切换,因此适用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共享设备、移动支付、公网对讲等中等移动场景,资产和物流跟踪、车辆运输和定位。
在此背景下,业界认为中国移动推出基于RISC-V架构的LTE-Cat.1芯片,属于一次精准突破的尝试。 “新架构想要普及,需要足够的生态支持,加入的越多越好,中国移动的加入显然会进一步丰富我国RISC-V自研芯片的产品库。”季伟告诉记者,2022年、2022年全球移动物联网模块和芯片市场中,国内企业产品分别占比分别超过60%和40%,并占据一定优势在全球市场上。
超重物联网
值得注意的是,除中国移动此前推出过自研ESIM芯片外,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近年来均未涉足芯片市场。为此,记者从运营商处了解到,通信行业传统的分工比较明确。运营商驻地处于产业链顶端。这个角色更像是经销商。在制造商手中。
不过,中国移动的举动表明了运营商对于不同以往市场的高度重视。 “之前中国移动在物联网芯片领域其实也推出过自己的品牌,但基本上都是与芯片厂商合作的模式。这次推出自主研发的产品,还是第一次。” C114通讯网主编周贵军告诉记者。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9年11月,中国移动就推出了物联网ESIM芯片自有品牌Onechip。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移动OneCHIP芯片出货量达2亿颗,OneOS物联网操作系统装机量4000万套,ONEMO模组市场份额全球第四,智能硬件产品体系已初步构建。数量达到200万台。
中国移动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此次中国移动除了发布两款自研芯片外,还发布了采用第三代微核架构设计的ONEOS微核操作系统。内核代码独立率达到100%,可满足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行业。 、智能安全等应用对操作系统提出高安全、高可靠、高可信的技术要求。
此外,中国移动还发布了首个物联网泛智能硬件全智能连接协议(AEC,All Easy Connect),旨在解决物联网泛智能硬件的互联问题,打破生态壁垒,实现跨平台协作。
业内人士指出,芯片中自研的突破,一开始也被认为是一种承诺。记者注意到,2021年7月,中国运动联合会宣布,其全资子公司鑫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独立运营。公司将以推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振兴为目标,进军物联网芯片制造行业。
作为中国移动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中迁领主连接了中国移动在物联网领域的业务部署。近年来,它重金开发了自己的芯片、操作系统和技术标准。在该领域有更多的话语权。 “中国移动近年来有意推动子公司独立上市,以更好地获得股市融资,增强竞争力。”电信分析师付亮之前对记者表示。
受益移动市场
随着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高调进军物联网,中国移动物联网市场的基本面也呈现出更加利好的趋势。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近日透露,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已建成5G基站273.3万个、4G基站609.8万个,以及759,000个NB-LOT基站,打造全球最大的移动物体联盟。网络形成多网协同发展、城乡全面覆盖、重点场景深度覆盖的网络基础格局。
其中,截至2022年底,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8.45亿,较2021年底净增4.47亿元,占全球总量的70%。其中,代表“物”连接数量的移动物联网终端数量比手机用户数量高出1.61亿,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比例为52.3%。
“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已形成车联网、公共服务、零售服务、智能家居等4000万级应用。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物流等已形成300万级应用。未来,移动物联网、移动、移动、移动 物联网的最终用户不仅超过了手机用户,很可能是手机用户的几倍、十倍。
文库认为,移动物联网的加速发展将为工业数字化治理提供更强的连接能力和更大的连接规模,将更好地触及万物,成为驱动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动力引擎。
在这种趋势下,运营商将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也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价值。 “与手机、汽车一样,物联网终端也是重要的连接和内容入口。运营商作为移动物联网市场的上游领导者,自然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份额。”告诉记者。
以移民联合会为例,其表示将持续巩固进口能力,打造全智能连接行业标准,将数字基础能力赋能千行百业,将“5G+物联网”打造成“5G+物联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实现重点场景移动物联网网络深度覆盖,形成坚实的基础网络——移民融合、宽窄结合,加速移动物联网技术与千行万业的融合。协调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社会服务智能高效、人民生活便捷快捷。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