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门槛与挑战解析,如何克服碎片化世界的难题
起源和玩家基因
物联网是一个超级碎片化的世界。基于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以及各种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概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光明的未来。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单靠“感觉”是不可能的。
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应用的技术门槛有低有高。所谓门槛低,是因为物联网的范围太广: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很多领域都有远程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如今,软件开发和编程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技术,很多专业领域都有很多具备独立开发能力的人才。
所谓门槛高,是因为除了软件开发的难度之外,围绕开发和运行环境也存在很多客观的技术门槛和成本。最初,物联网的应用完全是自己端到端完成的,没有相当的人员。恐怕在资源支持下很难完成。真正端到端地做了之后,我们发现输出非常低。如果公司大规模投资,经济效益会很差。
结果小公司做不到,大公司也出不出好的经营业绩。所以物联网,特别是物联网的应用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最初应用领域在安全性、可操作性、可管理性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的需求,所以有一些公司提供了这样的能力和组件。一些公司还提供一些工具和基础设施来开发物联网应用程序。
后来,“云化”、“平台”、“服务”等概念越来越流行。自然,有人会想到以云服务的形式提供一个开发者平台,支持并让开发者能够在平台上开发物联网应用。
渐渐地,物联网平台出现了。
与普通云平台不同,物联网云平台不仅提供最终云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还提供软硬件连接能力和面向客户端的管理能力。与自主开发相比,选择物联网平台的优势显而易见。
目前物联网平台众多,全产业链都在参与,但各方侧重点不同。中信建投集团从玩家的主营业务出发,对玩家进行分类,进而把握整个平台的核心功能和服务特点。
云计算厂商
特点:具有云优势,擅长数据分析计算。通过提供网关API和SDK实现硬件连接。其下游主要是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公司和大型行业客户。
如:AWS、阿里云、Azure、腾讯云、IBM、SAP Hana。
通信设备供应商和运营商
特点:对电信网络和IT网络设备的深刻理解使其成为运营商物联网平台的自然选择。可以直接实现物联网连接管理,在“面向应用的物联网”方面具有优势。
如:Cisco Jasper、中兴通讯、华为、中国移动、Verizon。
端子制造商
特点:一般都是为自己的产品实现联网,管道能力较弱。他们可以通过自建云平台实现“产品化物联网”云服务。它们专业性很强,很难推广。
如:小米、京东、格力、三一重工、GE。
平台公司
特点:一般依靠公有云建立软件API,同时设计硬件通信功能和终端APP,为客户提供联网解决方案。
如:艾拉物联网、吉智云、relayr等。
了解了玩家的背景特征后,如果将物联网平台按照功能分为4类(分为:底层支持、SIM卡管理、解决方案、垂直行业),那就容易理解多了。
底部支撑平台
强调云支持和计算能力
特点:底层支撑平台是底层平台,一般为物联网提供硬件系统支持,有丰富的API供客户调用。
商业模式:此类平台一般由公有云厂商提供。它通常不提供硬件解决方案。它只从云端延伸,提供终端、网关和云端软件API,供大客户开发自己的物联网系统。
公有云平台厂商也有很多物联网平台作为他们的客户。他们利用公有云IaaS资源,辅以硬件,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当然,也有一些公有云厂商不仅提供软件,还与硬件厂商合作推出少量解决方案。
代表机构:AWS IoT
AWS IoT是基于AWS的托管云平台,提供云平台的基本功能模块和服务。 AWS IoT 支持数十亿台设备和数万亿条消息。 AWS提供的模块包括Lambda、Kinesis、S3、Machine Learning、DynamoDB、CloudWatch、CloudTrail等。AWS已经形成了生态系统,下游客户主要是平台公司。 AWS IoT 为客户提供基础模块。
代表人物:阿里云
阿里云专门针对物联网领域开发者推出了物联网套件。它帮助开发者构建安全性能强的数据通道,促进终端(如传感器、执行器、嵌入式设备或智能家电)与云端的双向通信。将于今年6月正式商用。
腾讯云QQ物联
2014年10月,发布“QQ物联网智能硬件开放平台”,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传统硬件等领域合作伙伴提供QQ账号体系及关系链、QQ消息通道能力等核心能力,实现用户与设备、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百度物联网
百度自建软件平台,通过百度IoT OS或ConnectionAgent SDK实现平台与合作伙伴硬件的双向连接。然后对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SIM卡管理平台
依托运营商,强调连接管理
商业模式:SIM卡管理平台与运营商合作,为运营商提供物联网SIM卡管理服务。典型的例子有思科的Jasper平台、爱立信的DCP、泰利特的M2M平台等,其中Jasper和DCP规模较大。
代表人物:贾斯珀
Jasper成立于2004年,与全球27家移动运营商集团合作销售SIM卡,帮助超过10000家企业实现物联网。 2016年被思科以14亿美元现金收购。与其说Jasper是一个物联网平台,不如说Jasper是一个SIM卡管理平台更为合适。
今年6月,Cisco Jasper推出了全新的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Control Center 7.0,实现了新的产品升级。
代表人物:爱立信DCP
2011年,爱立信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11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推出了设备连接平台。该平台以软件即服务商业模式推向市场,具有最小的初始技术投资和快速的上市时间等优点。目前,该平台支持20多家运营商,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1500家企业的全球物联网连接需求。
公司核心业务为连接管理业务,包括连接管理服务、订阅管理OSS/BSS、以及提供运营商与企业之间的自动化流程服务。平台业务支持不同垂直行业海量企业级设备和应用的互通。此外,公司还开展销售支持业务,如提供支持本地销售发展的配套服务:“Go-to-market”项目;机对机业务,如提供生态集成、服务试用、认证服务等。
解决方案平台
全面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特点:此类平台在物联网平台中占比最多,一般为PaaS平台。该平台集成了云管端的所有功能。然而,云基础设施可能通过公共云来实现,并且管道可能不支持SIM卡管理。但平台提供了一套套件,包括终端和云API、终端模块、网关等硬件,方便用户快速创建实例。
其中,平台的硬件可以通过采购来实现。为了支持更多终端,很多平台也通过合作支持平台功能。
代表人物:Cumulocity
Cumulocity源自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拥有稳定、快速扩展、灵活管理由数百万设备组成的网络的经验。 Cumulocity 降低了复杂性,因此任何组织都可以快速、全面、安全地实现物联网的优势。
代表人物:中国移动一号网
作为中国移动推出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专业的物联网开放云平台,OneNET提供丰富的智能硬件开发工具和可靠的服务,帮助各种终端设备快速接入网络,实现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等完整交互流程。
该平台主要面向开发者,他们为小客户开发应用程序并创建数以万计的应用程序。
代表人:吉之云
机智云平台为开发者提供自助式智能硬件开发工具和开放云服务。通过防呆的自助工具、完善的SDK和API服务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物联网硬件开发的技术门槛,降低开发者的研发成本,提高开发者的产品上线速度,帮助开发者进行智能硬件的开发升级。为最终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连接和服务。
垂直行业平台
针对特定行业提出解决方案
特点:该类平台针对特定行业,根据行业的特殊问题设置网络参数。由于需要深入行业,此类平台一般都是将终端布局延伸到云端的公司。
代表:小米生态云(C端硬件)
小米深耕C端智能硬件,截至2016年底共投资77家生态链公司。通过生态链合作,以米家为平台,向企业推广物联网解决方案。由于主要针对家庭,所以上网一般都是WIFI。
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终端联网。同时平台提供一系列API实现云端与模块的对话,最终实现终端控制和信息反馈。云平台还通过API连接APP,实现用户控制。
代表人物:GE Predix(工业物联网)
工业物联网与家居等行业不同,它对物联网的稳定性和数据密度有更高的要求,还需要根据数据提前检测故障。例如,在航空领域,单次飞机飞行会产生1TB的数据。
GE的Predix平台提供了机器网关,允许终端通过OPC-UA或ModBus等工业协议进行连接。 2016年Q4,GE宣布将Predix平台全面向所有工业互联网开发者开放,并收购了BitStew和Wise.io两家AI初创公司,以强化Predix。
结论
综合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底层支撑平台格局清晰,呈现出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态势。 SIM管理平台在全球由Jasper和爱立信主导。行业变量主要存在于后两个平台之间。
解决方案平台市场空间巨大,但竞争激烈且目前较为分散。预计具备软硬件(PaaS软件+终端模块)综合研发能力的厂商将具有比较优势。垂直行业平台竞争相对宽松,但吸引客户难度较大。预计会出现碎片化,传统领域的大型龙头企业将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往期热门文章(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