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智慧地球与感知中国: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发展解析
前言:正在寻找写作灵感吗?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异同,希望能给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启发。欢迎大家阅读和分享。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有效对策。美国提出建设“智慧地球”,中国提出建设“感知中国”。主要思路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共享。 1 互联网 互联网通过TCP/IP网络协议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地理位置的各种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供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2 物联网 物联网最早于1999年提出,它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将所有物体连接到互联网,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种基于标准和可互操作通信协议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动态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其中物理和虚拟“物”具有身份、物理属性、虚拟特征和智能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集成。 3 物联网和互联网 物联网和互联网都是基于分组数据技术的。它们都采用数据分组网络作为承载网络;承载网络和业务网络分离,业务网络可以独立于承载网络。独立设计、开发。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然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具有一定传感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嵌入式芯片和软件部署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使其成为“智能物体”,并在物理世界中准确传输物体的信息。即时的。
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物联网和互联网也有区别。 (1)本质上,物联网是互联网在形式上的延伸,它继承了互联网的所有普遍特征。然而,它不是互联网的复制品,也不是互联网的接口,而是互联网的更复杂的延伸。 (2)研究范围不同。互联网是由多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形成相互交流和参与的交互平台。物联网是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控制、协作和处理。目的是提高生产力,让人们的生产更加舒适、和谐。 (3)架构上存在差异。互联网体系结构是指导互联网设计的一系列抽象设计原则,涵盖互联网的构成要素、通信协议、网络功能以及管理和运行方法。物联网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感知层。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信息感知和采集,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感知。同时具有本地交互性,需要一定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接入层。接入层由基站节点和接入网关组成,实现有线或无线方式的无缝、透明、安全接入。网络层。网络层包括各种通信网络和物联网构成的承载网络,完成物联网接入层和应用层之间的信息通信。应用层。应用层由各种应用服务器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采集数据的聚合、转换和分析,以及用户层呈现的适配和事件触发。
(4)对网络的要求不同。用于承载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分组数据网络,无论是网络组织形式,还是网络功能和性能,对网络都有不同的要求。基于IP架构的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开放、自由的网络。其开放性和可访问性需要“尽力而为”的传输能力和基于优先级的资源管理来提高网络性能。物联网对网络的要求要高得多。目前,实际上存在多个孤立的物联网系统,这些系统对实时性、安全性、可信性和资源保障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目前IP网络很难满足。 4 互联网发展趋势 (1)多元化。互联网用户对其数据有不同的数据速率要求。例如,文本消息仅需要较低的数据速率,而高清视频则需要较高的数据速率。对于未来的网络,它必须能够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2)多点搜索法。网络必须支持许多用户以多种方式进行搜索。 (三)绿化。未来的互联网将利用绿色技术来实现互联网应用。 (四)支持物联网。目前互联网还不能为物联网提供良好的支撑。因此,网络资源需要优化并逐步完善,为物联网提供更好的支撑。 (5)支持云计算。目前还没有网络能够真正实现云计算。因为云计算需要非常高速的网络,没有拥塞或断点。
5 物联网发展趋势 物联网无疑是现在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它不仅首次出现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而且更频繁地出现在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中。由于物联网是互联网应用的增长点,可以极大地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美国、中国和韩国都将物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产业。通过将所有物品连接到互联网并实现远程监控,物联网新时代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体验。专家预测,物联网将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产业趋势,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点。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四大关键技术支撑:采用RFID技术识别物品;传感器技术用于感测物品;嵌入式智能技术用于思考物品;纳米技术用于缩小物品。如今,促进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政策、支撑其运行的产业环境和网络基础正在逐步完善。我国物联网发展具备良好基础,将驶入发展快车道。中国物联网发展前景良好。但仍存在成本、技术标准、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熟商业模式建立等问题。物联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p#page title#e#总之,互联网和物联网既不同又相关。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将相辅相成。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