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智慧(物联网)产业园区:未来工厂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新突破

大华智能(物联网)产业园。

记者近日走访位于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洲新区的大华智能(物联网)产业园,看到巨大的“智能制造车间”首尾相连、一字排开。车间地面上,每隔一米左右,贴有一个小二维码。这些二维码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路网”。嵌入“智能眼睛”的物流机器人在“路网”上自由穿梭,有序完成各项指令……

事实上,物流机器人只是浙江大华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先进视觉技术打造“未来工厂”的一个缩影。

“未来工厂”实施有新突破

工厂物联网解决方案_工厂物联网系统_工厂物联网

作为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命名的浙江省首批12家“未来工厂”之一,大华视频监控的“未来工厂”采用三维数字仿真技术,全面实现车间智能化、生产自动化、无人化检测,成功打造了设备互联、人机互联、工控系统数据集成共享、业务协同分析的智慧物联智能制造工厂。在“大华智联”的带动下,富阳数字安防产业迅速崛起,已被列为富阳八大产业集群之一。明年产值预计将达到数百亿元。

据了解,浙江自2018年起实施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2020年提出“未来工厂”概念。富阳区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积极参与省级智能转型产业飞行员。以“工业大脑+未来工厂”场景应用为切入点,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免费诊断。以“未来工厂”建设推进现场会及“推动‘未来工厂’落地,决胜数字智造提升新突破”系列专题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未来工厂”建设。

截至2020年底,富阳区共实施市级科研项目36项,物联网推广项目97项,“机器换人”推广项目216项。推动6199家企业上云,建设数字经济产业项目71个,拥有规模以上产业项目。企业数字化覆盖率从2018年的65%提升至100%。今年,除“大华智联”入选首批省级“未来工厂”外,还有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智慧工厂”或省级“数字化车间”;市级“未来工厂”培育企业入库企业207家,其中2家企业被认定为“智慧工厂”培育企业,15家企业被认定为“数字化车间”培育企业。

认定为省级“未来工厂”并给予奖励500万元

工厂物联网系统_工厂物联网_工厂物联网解决方案

近日,富阳区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未来工厂”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发挥政策“四二”效应,培育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工厂”。加快培育富阳工业新动能。推动“富阳制造”向“富阳智造”转型,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高新技术制造业示范区,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领先全省。

富阳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份政策文件含金量十足,强调示范引领作用。对认定为市级“连锁总厂”、“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除给予不超过500万元、200万元、80万元一次性补贴(含省级补贴)为项目投资提供资金。市政府补贴);对认定为省级“未来工厂”的企业,给予500万元奖励。区内新建工业项目认定为市级“未来工厂”(不含“云工厂”)的,单个项目补贴标准在区级3%、8%的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新制造计划”。支持培育数字工程服务组织。对富阳区收入200万元以上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技术咨询、设备生产、项目实施、维护服务等数字化工程服务商,经认定后,给予5%的补贴他们的收入。每个个人、企业每年提供的资助最高不得超过100万元。

富阳区为“未来工厂”建设制定了小目标:力争培育20家以上平台型“聚能工厂”、冠军型“连锁大师工厂”和示范型“智慧工厂”到2025年,市级以上高效“数字化车间”120余个;培育创新型、数字化、绿色化市级高能“示范园区”和“赋能工厂”3个以上、5个以上高标准“智能制造工厂”;建成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以上,培育和引进数字工程服务商25家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1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装备数控化率、网络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摘自本网编辑贾晓云)

上一篇:物联网发展历程与应用前景:从1999年概念提出到智能生活场景实现 下一篇:中国智能电网与物联网融合:1999年至今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市场前景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