铱星公司2030年目标:卫星物联网业务助力年收入超10亿美元,NB-IoT成关键布局

物联网智库原创

近日,美国铱星公司首席执行官在投资者日交流中透露,公司将在2030年实现年服务收入超过10亿美元,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基于卫星的物联网业务,其中NB ——物联网将是这家老牌卫星公司下一步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与卫星融合的加速以及3GPP IoT-NTN(非地面网络)标准的推进,卫星运营商持续关注NB-IoT并推动商业化,为卫星通信市场开辟新机遇。空间。

老牌卫星公司青睐 NB-IoT

说到卫星通信,铱星的故事总是被视为最典型的案例并被反复分析。 20世纪80年代,摩托罗拉启动了“铱星计划”,设计了一个星座,总共需要77颗卫星来覆盖全球。天空部分由运行在7个轨道上的卫星组成,每个轨道上均匀分布着11颗卫星,形成一个完整的星座。这些卫星就像化学元素铱原子核外的77个电子围绕其运行,因此被称为铱星。尽管出于技术和成本考虑,后续实施中仅使用了66颗卫星,但铱星这个名称仍然保留。

铱星卫星系统于1998年投入使用。然而,这个非常先进的系统未能在商业实践中取得成功。由于廉价的GMS地面移动通信的普及,铱星卫星通信用户仅有5万多户。这个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不到半年就宣告破产。

然而,破产并不意味着退出服务。近年来,随着5G通信技术尤其是NTN标准成为热门话题的商用化,卫星通信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Iridium在破产后20多年来仍然继续为一些特定用户提供服务。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开辟了许多新市场。物联网是铱星新机遇的焦点。

铱星年报显示,该公司2022年实现创纪录的营收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7%。 2022年净利润为870万美元,扭转了2021年净亏损930万美元的局面。其中,来自物联网数据的收入占铱星商业收入的近30%。截至2022年底,Iridium用户基数接近200万,用户增长16%。这一增长主要是由物联网用户的增长推动的。物联网用户总数占付费商业用户的78%,成为Iridium最大的用户群。用户组。

铱星提出,其主要服务领域是海事、航空、石油和天然气、采矿、娱乐、林业、建筑、交通和应急服务。这些行业中有大量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无法通过地面移动通信系统连接。通过卫星物联网可以有效形成服务。

窄带物联网技术特点_窄带物联网_窄带物联网的英文缩写

Iridium首席执行官强调,公司最大的增长领域是物联网,超过400万个物联网模块连接在Iridium网络上。他特别强调了重型装备行业的潜力。报告称,Iridium与全球排名前25的重型设备公司有联系。一半以上的厂家都有相应的合作。例如,上个月,铱星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重型设备协议,以连接中国重型机械制造商徐工集团制造的挖掘机。具体来说,徐工将利用铱星的边缘硬件在该公司的挖掘机上部署铱星物联网服务,并根据需要扩展到装载机和叉车。 Iridium Edge Hardware 是一种即插即用的卫星物联网端点,可以与现有的卫星和蜂窝解决方案配对。徐工将使用铱星服务与澳大利亚、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亚的重型设备保持连接。

铱星高管近期向投资者发表的言论,都是针对NB-IoT的布局。 Iridium 正在考虑自己投资 NB-IoT,用于农业和资产跟踪等用例,Iridium 首席执行官将这种 IoT 类型描述为低 ARPU、低最终成本、高延迟设备。对于公司目前正在推广的“先进物联网”,他提出“我们已经拥有最强大的网络,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在我们的网络上实施5G NB-IoT,这将是进入最有效的方式”这个市场。” 。

当然,NB-IoT的部署将为Iridium带来更多的物联网连接,但同时,也会带来物联网ARPU值的下降。截至2022年底,铱星语音和数据业务的ARPU值为42美元,宽带业务的ARPU值为302美元,而商用物联网数据业务的ARPU值仅为7.89美元,而这一数字将是2021 年为 8.58 美元,下降 8%。可以预见,NB-IoT部署后,Iridium物联网服务的ARPU值将进一步下降。但公司更重视连接数的较快增长,并从海量连接中获得快速的收入增长。目前,超过140万的物联网用户带来了400万个连接,而每个用户的平均连接数还不到4个。这显然不具备规模效应。未来,NB-IoT将承担用户数量和连接数大规模增长的任务。这也是其2030年收入增长10亿美元的驱动力之一。

大量卫星运营商进入市场

Iridium提出,已经在评估与小型NB-IoT卫星公司的合作关系,并可能在未来投资一家公司,成为基于卫星的NB-IoT供应商。事实上,过去几年,业界大量卫星运营商正是看中了NB-IoT在卫星物联网服务方面的潜力,大力推动该领域的进步。

早在2020年,芯片厂商联发科就携手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通过Alphasat L波段高轨卫星完成了赤道上空35000公里的GEO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传输的外场测试。本次测试使用了联发科基于标准NB-IoT芯片开发的支持卫星功能的设备,并成功与商用GEO卫星建立了双向链路。此次试验成功,为天地一体化卫星与移动物联网网络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测试结果提交给3GPP的R17 NTN非地面网络标准化工作,推动5G标准体系的完善。

2021年6月,卫星物联网公司Skylo和Inmarsat携手打造全球首个商用NB-IoT卫星解决方案。不过,当时5G R17尚未冻结,NB-IoT NTN标准尚未最终确定。该解决方案无法作为标准 NB-IoT NTN 进行商业化。

今年3月,欧洲卫星物联网公司OQ Technology宣布,计划今年将星座从3个增加到10个,以增强其基于3GPP的非地面网络5G NB-IoT连接服务,并相信此举将使得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5G NB-IoT卫星运营商。

窄带物联网_窄带物联网的英文缩写_窄带物联网技术特点

今年4月,卫星物联网初创公司Sateliot通过SpaceX Falcon 9发射了首颗5G NB-IoT卫星。Sateliot表示,这颗卫星将作为太空基站,用户可以从地面无缝切换到非地面5G NB -物联网网络。所有支持 3GPP R17 IoT-NTN 的用户都不需要购买任何额外的硬件,例如天线或调制解调器。 。此外,由于 Sateliot 实施标准 3GPP 漫游协议,物联网用户可以继续使用其当前的 SIM 卡和移动运营商。公司已与多家运营商达成合作协议。例如,Telefónica与Sateliot合作测试其NB-IoT卫星的连接能力。首批预商用客户试点计划于今年年底开展。

国内在这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去年10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银河航天联合开展卫星物联网系统在轨技术测试,首次验证了基于3GPP IoT-NTN的窄带物联网系统信号的适用性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协议。测试中充分利用了NB-IoT技术灵敏度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采用直径5.8cm、增益7dB的小直径终端天线,实现了上下行信号的正确解调。此次测试大幅缩小了终端天线尺寸,为卫星物联网终端小型化指明了突破方向,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NB-IoT作为最大的蜂窝物联网通信标准,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落地,推动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成熟,也为这些瞄准NB-IoT的卫星通信运营商奠定了基础,让卫星物联网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使用它。地面物联网产业链实现快速发展。笔者认为,中国目前是全球NB-IoT应用规模最大的国家,拥有最完善的NB-IoT产业链上下游生态系统。对于基于卫星的NB-IoT应用,可以适当部署,特别是针对全球供应链和资产管理的应用场景。

“车轮上的智能”如何颠覆你的出行生活?

“华为天才少年”志辉君创业首秀!大型AI机器人登场。马斯克惊慌了吗?

Web3+AIoT=DePIN,DePIN不适合构建从0到1的市场,但更适合帮助加速建立AIoT市场。

上一篇:智能建造专业详解:培养未来建筑行业的复合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下一篇:RPMA技术登陆中国:无锡成为物联网低功耗广域网技术推广基地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