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鲲鹏:从论文被拒到国家奖学金,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的科研突破之路

5小时

从论文提交到被拒绝

他刷新了实验室试卷

最快拒绝记录

但他坚信,“做科研,不能怕输”。

终于实现“零”突破

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获国家奖学金

进入小鹏汽车、博世实习

与中国电科旗下芯片研发公司签约

他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

王鲲鹏 2021级硕士生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_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官网_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百科

王鲲鹏,预备党员,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现任双控硕士21级二班班长,曾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部部长、班主任助理。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中科院二区论文2篇,其中TOP期刊1篇),EI收录会议论文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1项;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南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术奖学金、小米奖学金、恒威创新奖学金、新杰奖学金;荣获江南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生物技术互联网设计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江苏赛区单片机设计开发组二等奖等竞赛奖项兰桥杯大赛。

01

从0到1

科学研究探索之路

刚加入课题组时,由于不熟悉的专业英语词汇、看不懂的数学推导过程、不熟悉的科研软件,王鲲鹏感到无所适从。但困难并不意味着放弃。凭借自己的追求和老师的帮助,他逐渐走上了科学研究探索之路。 100多篇学术论文,100多个模拟实验,白天实验室的亮度和晚上的台灯都见证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坚持。每周一次的小组聚会,导师们的细心讲解,师兄师姐们的悉心指导,支撑着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凭借丰富的科研成果,他以综合测试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国家研究生奖学金,成为当年物联网工程学院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二年级研究生。

研究论文

经过10个月的专注和潜心研究,他终于提交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并满怀期待地等待录取结果。然而,仅仅过去五个小时,导师就发来微信:“论文一审被拒”。他创造了最快拒绝实验室论文的新纪录。 “做科研,不能怕输!”师兄的鼓励的话,让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他开始根据导师的意见修改论文正文并完善模拟结果。一个月后,他再次提交了论文。这一次,是长达5个月的漫长等待。幸运的是,我们这次等待的是大修的意见。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从大修到小修再到最终招收,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他终于实现了科研“零”的突破。

02

从1到无穷大

科技创新之路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百科_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官网_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作为一名嵌入式新手,面对C++、Linux操作系统、数据结构、TCP协议等嵌入式工程师必备技能不足的困境,他抓紧时间弥补自己的知识短板,利用哔哩哔哩等网络资源,自学相关课程。学习时间持续150多个小时;他购买了自己的开发板来实现功能应用,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他还利用Leetcode等网站编写了数万行代码,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算法技能。

他希望将自己在专业中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热爱的嵌入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的需要中。

嵌入式学习

2023年3月和2023年7月,先后加入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博世创新软件开发(无锡)有限公司进行嵌入式开发实习。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小鹏汽车自动驾驶项目和博世智能座舱项目的开发。在7个月的实习经历中,他编写了几行代码并将电路板调试为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程序功能。他深深感受到“科技引领发展,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的深刻力量。他认为:嵌入式工程师潜力巨大!

2023年9月,他凭借丰富的实习和项目经验,获得了12份嵌入式相关职位的offer,最终选择了中国电子科技旗下的一家芯片研发公司。

无论是从“0到1”的科研探索之路,还是从“1到∞”的科技创新之路,王鲲鹏胸怀梦想,脚踏实地,用“爱”和“坚持”来衡量科研深度,用创新和探索打破技术壁垒。一路走来,他追随光芒,在江南书写了自己的青春故事。

上一篇:江南大学2023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及学术成就分享 下一篇:匠心赤热 勇攀高峰——2024年度无锡高等院校开学第一课活动在江南大学隆重举行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