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85%:解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

到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将达到85%

——解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

光明日报记者 柴如金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的目标并提出五项任务。包括: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进基础语言文字能力建设,增强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促进我国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国际地位以及汉语的影响。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语言和书面作品的性质、地位和功能有何新的讨论?我国语言文字工作面临哪些新问题?人民群众对语言文字有哪些新的要求?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国家语委相关负责人及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部分委员,解读《意见》主要内容和亮点。

服务大局: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聚焦国家发展战略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个人来说,语言和文字就像空气和水,看似平凡却不可或缺;对于国家来说,语言文字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民族性”的事业。这都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本要素和独特的符号”。

《意见》将语言文字事业提升到新的水平,认为语言文字事业“关系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是党的力量的重要支撑,在党的整体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国家。”

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普通话_普通话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_普通话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这种认识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新形势和数字经济时代到来的高瞻远瞩的思考。”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玉明认为,“正是因为语言事业对国家如此重要、对人民如此重要,所以有必要统筹制定国家语言文字发展规划”。全方位、全方位开展,统一规划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国语教育、外语教育、国际汉语教育等,虚拟与现实的国内外语言空间外语总体规划。”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姚希双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尚未适应时代要求。”信息化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语言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完善。教育部、国家语委有关负责人指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改革创新,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

第一项任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语言的国家。实现文化认同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早在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就提出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实施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为新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奠定了基础。 2000年通过的《国家标准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标准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

《意见》明确的五项任务中,“坚定不移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首要任务。要“牢固确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提出新时代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突出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

从1950年代的“大力推广、重点推广、逐步普及”到1992年的“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完善”,姚希双认为,“新时代推广普通话的政策表述在此调整”意见“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意见》强调,全面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语言文字的法律要求。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学位论文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撰写。 《意见》还专门提出了“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任务要求,其中包括对民族地区中小学实行三科统一教材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深入推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应用水平等。

李玉明建议:“当普通话普及到一定程度时,对于提高重点地区、重点群体乃至全民的书面语言水平将具有更大的意义。”书面语言在传递政令、传承文化、繁荣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方面的作用。是最强大的。”

普通话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_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普通话_普通话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语言自信:推动科研成果中文首发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建设者、诠释者和传播者。也是民族的精神家园。

《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如:推动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中国思想文化术语的传播;加强地名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当代中国学术文化对外翻译工作,提高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科学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加强民族文字教材管理,提高民族语言文字教学质量; ETC。

“提高汉语国际地位是必须重视的时代命题。”李玉明指出,“当前汉语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与中国的人口、国土面积、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经济实力等极不相称。要加强国际汉语教育和海外汉语教育,加强对世界语言和世界语言生活的研究,了解世界语言的发展趋势,更多地参与国际语言事务。”

教育部、国家语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力提升汉语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方面,《意见》首先强调加强国际汉语教育和服务,大力提升汉语国际影响力。学术领域推广汉语,倡导用中文发表科研成果;推动提高汉语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中使用的地位和比例。二是提出扩大语言文字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双边、多边语言政策和语言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经典海外传播,打造交流品牌。

此外,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成的未来信息世界,《意见》对我国将拥有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生活进行了展望,强调要推动创新发展。大力发展语言文字信息技术,推动语言文字融入媒体应用,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在国家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光明日报》(2021年12月02日第08页)

上一篇:全球未来产业布局趋势与我国发展策略:氢能等新兴技术的前瞻部署 下一篇:西安科技发展简史(1949-2023)出版:记录西安科技领域重大决策与成果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