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建设金融强国的三大关键——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中国特色发展路径

李阳:建设金融强国必须突出中国特色,从三个方面做好科技和金融

经济发展

★★★★★

我们要建设的金融强国既有世界共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李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因此,把握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特点,是做五次大文章说明其中关系的必要条件。技术变革和金融资本之间是什么?如何解读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规律?李阳教授表示,做好科技金融,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重点抓好三大方面:从角度来看,必须遵循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提供不同形式的金融工具支持;从宏观角度正确认识投资泡沫和股市泡沫;管理层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阐述的最新方针,即“增强宏观政策导向的一致性”。 “将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导向一致性评估”。这里,“将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导向一致性评估”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条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可能会面临巨大风险。障碍。

一、金融强国建设必须突出中国特色

21世纪:围绕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您有哪些学习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

李阳: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我们要建设的金融强国既有世界共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纯粹从金融体系角度看,世界金融强国的共性可以体现在八个维度:金融机构规模和结构、金融市场规模和结构、财富总量和结构、金融发展状况、国际投资地位、货币国际地位、金融基础设施以及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等。我们在这八个维度上对中美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总的结论是,美国在各个维度都具有明显优势。然而,中国的金融从无到有,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它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于美国,比如政府财富总额。我相信,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中美之间的差距将会缩小,到本世纪中叶应该会势均力敌。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还强调了中国特色。中国特色,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做好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性、民本性。

政治上,要健全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中央金融工委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地方党委财务委员会、财务工作委员会的作用,落实地方责任;要坚持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的标准,锻造一支忠诚廉洁、责任担当的高素质专业金融干部队伍;要在金融体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正义获利、稳健审慎、诚信创新、遵守法律法规。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保障。

人性的基本要求是为人民服务,金融要促进分配公平,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减少金融抑制,防止过度金融化;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特别是发挥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作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要落实农民土地产权,缩小城乡差距;要发展普惠金融,提高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的金融可及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高度重视监管和金融安全,提出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这些都是其他国家金融体系建设中看不到的中国特色。

21世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系统提出“五大文章”。您如何看待五篇主要文章之间的相关性?

李阳:金融体系要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必须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文章。这五篇大文章有的直接涉及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有的则与此密切相关。因此,把握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特点是完成五篇大文章的必要条件。

21世纪的科技发展有哪些方面_科技世纪方面发展有哪些_科技发展的世界

我认为,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重点之一就是利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这意味着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用更多的金融资源促进技术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

2、从三大方面准备科技金融重大文章

21世纪:在支持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金融应该如何找准方向、关注哪些市场规则?

李阳: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绝不是简单的“给钱”,而是要遵循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规则,打造有效的金融机制。

具体来说,在微观层面,要根据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形式的金融工具支持;宏观层面要正确认识投资泡沫和股市泡沫;在管理层面,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最新方针。 ,即“增强宏观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将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导向一致性评估。”

我们先从微观分析开始。我们必须看到,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融资形式。

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大部分融资需求只能靠企业自身以及当地或区域市场来满足。因为当时他们还是小微企业,未来可能会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但此时他们还默默无闻。现阶段公司的资金只能来自于所有者的自有资金、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当然公司可以通过组建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等方式来筹集资金,这就涉及到重组。通过这种重组,企业发起人对企业的控制权以及企业的治理结构都会发生变化。这里,“有限合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从法律上来说,它既以“合伙”的形式强调了投资者自身的责任,又以“有限合伙”的形式为投资者解除了一定的后顾之忧。

总之,科技创新企业在发展初期最迫切需要资金,但这些资金基本上无法从银行和资本市场获得。这意味着,所谓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应该主要集中在企业成长的早期阶段。这就是所谓的“早投资”和“小投资”的意思。

随着企业的发展,融资渠道逐渐开放,包括上市、银行贷款、发行新股、发行债券、发行可转债、高收益债券、并购等。需要指出的是,发行债券是一种金融活动,只有当公司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时才可以采用。这意味着发行债券的条件比发行股票甚至获得银行贷款要严格得多;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比如完整的财务报表、透明度、高信用评级等,就没有人会购买债券。即使勉强推出,也会给市场带来很大的信用风险。我注意到,一些地方为了支持小微企业,经常安排小微企业发行债券,这违背了金融市场运行规律。

正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指出的,我国金融体系已经非常庞大,但资金配置不平衡,融资结构不合理。可以说,不缺资金,缺的是本金。关键是提高融资效率,着力解决资金“欢乐与痛苦不均”、“钱多资金少”、“耐心资金”短缺等问题。

因此,科技金融必须迎难而上、抓住重点。首先,要引导金融机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制造业实力增强。其次,要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充分发挥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等等,我认为都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科技金融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讨论,强调要遵循风险投资的原则。我们发展科技金融必须遵循这里的规则。

21世纪: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规律中,从宏观角度需要认识哪些问题、解决哪些问题?

李阳: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特别关注科技金融和资本市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主要依靠资本市场。

然而,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始终被极度夸大。因此,正确认识金融泡沫与产业形成的关系十分必要。 18世纪末以来,在技术创新驱动下,全球经济增长经历了五个阶段,迎来了五次工业革命。从五次工业革命的特殊事件和过程来看,都经历了金融爆炸的阶段。正如卡里奥塔·佩雷斯在《技术革命与金融泡沫》中提到的,伴随着技术革命进程的金融发展,大体遵循同样的剧烈波动模式,即都经历爆发阶段、狂潮阶段、协同阶段、协同阶段。成熟阶段。四个阶段。笔者甚至认为,“没有泡沫,就没有繁荣”,也就是说,我们要正确认识,当科技发展的时候,特别是颠覆性创新层出不穷的时候,金融通常会以一种极其夸张的方式参与和支持这一过程。方式。其中,对于金融泡沫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的看法。

科技发展的世界_科技世纪方面发展有哪些_21世纪的科技发展有哪些方面

在我的研究经历中,我偶然目睹了泡沫膨胀和泡沫破裂的过程。上世纪末,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大力支持互联网革命。一时间,资本聚集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一度达到近6000点。随后,互联网泡沫破灭,几天之内暴跌至800多点。长期会稳定在1000点以上。经过几年的沉寂,在新科技股的推动下,目前已高达15000多点。当纳斯达克市场暴跌的时候,大家对资本市场的诟病颇多。然而几年后回过头来看,正是在纳斯达克市场期间,全球资本涌入,美国互联网行业迅速成长。在大量资金支持下迅速成立,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这告诉我们,金融尤其是股市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支持,通常是非常夸张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快乐,有人悲伤。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在实体经济层面快速建立一个新的产业。从金融层面来说,这是社会财富的暴力再分配。

美国资本市场研究所的研究显示,1999年至2001年间,有899家科技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进行了IPO;截至2019年11月底,上市科技公司仅存61家,存活率仅7%。其他公司要么退市,要么被收购,幸存的上市公司都成为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如亚马逊、台积电、英伟达、雅虎、网易等,这些公司正在引领当今全球经济的调整和发现。结构。 ,其市值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的50%以上。

相对而言,贵州茅台在中国A股市场排名第一,其次是银行、石油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或传统资源型企业。这样的股市结构,难以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股票市场的特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其实有非常精辟的分析。他经常用“交易所的豺狼”一词来形容在股市中制造麻烦的投机者和投资者;同时,他还多次指出:“没有股票市场,没有股份公司,我们现在可能就没有铁路。”我认为马克思的分析是科学的、全面的、深刻的,值得我们认真理解。总之,当我们谈论金融支持创新时,我们必须从宏观上做好接受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大量泡沫出现的准备。总之,上市公司的亏损和股市的泡沫固然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很多问题,但却给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大量的新增资本。当泡沫消散、尘埃落定时,我们得到的是一系列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

21世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提到,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抓好落实科技金融大文章。如何正确看待风险与发展问题?

李阳:这是我想讲的第三点。发展科技金融,必须遵循风险投资的原则。

目前,几乎没有地方政府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和科技金融。我想说的是,政府如果支持科技金融,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是风险投资。因此,政府必须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如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政府肯定不会允许规避风险的金融机构参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充分发挥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作用。科技创新投入的支撑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做出制度安排,特别是“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导向一致性评估”。

客观地讲,我国这两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到的VC、PE等发展不佳,并迅速下滑。所以,支持科技创新,恐怕还是需要依靠银行体系。但如果不能改变银行传统的考核方式,科技金融的发展就会面临现实障碍。历史上我们也曾依靠银行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留下了“芜湖模式”、“天津模式”等成功经验,现在有了“合肥模式”。我们必须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并大力推广。 。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支持科技金融发展。既要突破原有障碍,又要认真总结创新经验,有效支持小、早、微科技创新企业,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

【李阳: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被“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政协、北京日报、《中国乡村振兴》杂志、新华网、中央电视台、国民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地平线、北京时间、澎湃新闻、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栏目同步),使用时必须明确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的来源和作者重印。

编辑:邱士毅;第一评:程子谦、陈嘉妮;点评:李宇凡

上一篇: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力工业转型:智慧能源业务板块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棠湖小学寒假生活规划:3+3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