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首设科学史本科专业:探索科学未来与历史交汇点
对深邃星空的探索是人类好奇心的驱动。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科学的未来关乎人类发展的命运。而未来的福祸皆在其历史中孕育。
在今年教育部发布的《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2年)》新增专业名单中,历史类下有一个新专业格外引人注目——历史学科学,是国内最早设立该专业的。专业机构是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
这是什么专业?为什么要在本科生中设立这样一个看似“小众”的学科呢?对学科建设和未来人才培养有何意义?天目新闻专访了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创始主任吴国胜教授。
科学史
贯穿文理、融合中西的桥梁学科
科学史学科体系的构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公开资料显示,1957年,中国科学院成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后发展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科学史专业学生的招收,标志着我国科技史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标志着我国科技史学科的建立和研究团队的专业化。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成立于2017年5月16日,隶属于人文学院。具有“科学技术史”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得博士学位。它是我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的重要源头。许多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都设有相关院系,如哈佛大学的科学史系、剑桥大学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等。从广义上讲,科学史就是科学技术的历史。历史上,科学史作为科学一级学科,国内大学本科阶段从未开设过科学史。
今年,清华大学首次开设“科学史”本科专业。学位类别为“历史学”,专业类别为“历史学”,修业年限4年,2022年6月开始招生。吴国胜表示,科学史作为一门高端新前沿学科,科学与人文交叉,是一门贯穿文科、贯通古今、融通中西的典型桥梁学科。对于促进学科交叉与综合、发展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改革意义重大。
添加了本科科学史
构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吴国胜教授看来,开设本科专业的关键在于该学科是否在知识谱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史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的桥梁,属于科学史的范畴。”普通教育。过去,中国科学史主要以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为主,范围比较狭窄,作为本科课程意义不大。”
吴国胜教授表示,中国科学史的发展现已从单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转向研究更广泛范围的世界科学技术史。今天,科学技术史作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在通识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以这种方式开设本科专业非常重要。需要指出的是,“本科专业有自己的原则,主要是从基础学科完备性的角度来布局的。相反,本科专业并不是从就业的角度来设置的。我们的科学史是一个具有一定差距的学科就是将文科与理科结合起来,对于构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理史类人才就业方向多元化
目前,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设有“科学史”或“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本科专业。如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等。至于科学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正如哈佛大学科学史系本科生招生广告上写的那样:“学生拥有科学史学位可以做什么?答:一切。”
科学史这个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冷门的小众专业,在吴国胜看来,就业机会很广泛:“如果你有兴趣做科学史研究,可以继续学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或者去攻读其他专业学位,其实科学史专业可以通向文科、理科等多个领域。如果想直接就业,科学史的就业方向也很广,无论是科学传播、科学政策、科学管理等文理科。交叉行业都是你可以找到就业的领域。”
科学史作为文理交叉学科,其专业人才拥有广阔的就业空间。除了继续攻读科技史博士学位外,科学传播(科技出版社、杂志、网站、广播电视台、科技博物馆)和科技管理(科技管理部门)各级政府和企业)等急需综合性文科人才的部门将是科学史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就业部门。
吴国胜教授表示,无论是从创建“双一流”大学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层面,国内立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都应该准备设立科学史系,发展科学史系。科学学科。他希望通过清华大学先行探索新增科学史本科专业,全国高校也能跟上增设科学史专业。科普这个专业的步伐:“未来科学将走向何方?回顾科学史或许能让我们意识到一些事情。成长中的一代年轻人将主宰未来的社会发展。如果他们一开始就通过了考验的话”你熟悉科学史并全面了解科学,科学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天目新闻记者 孙云 邹晨)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